波羅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週三最新數據顯示,衡量全球乾散貨海運價格的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下跌 46 點至 1,940 點,為自 8 月 21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此次回落主要受到 capesize(海岬型)與 panamax(巴拿馬型)船舶運費下滑的影響。
其中,代表最大型船舶的海岬型指數下跌 101 點至 2,773 點,對應每日平均租金收益下降 842 美元,來到 22,994 美元。這類船舶通常運載約 15 萬噸鐵礦砂或煤炭,對於全球原物料貿易的走勢極具指標性。
雖然鐵礦砂期貨價格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並且高盛上調今年第四季平均價格預測至每公噸 95 美元(原預估為 90 美元),但短期內海運需求尚未反映至實際運費水準。
巴拿馬型指數則下滑 45 點,或 2.6%,至 1,719 點;每日平均租金收益也減少 405 美元,降至 15,471 美元。該類型船舶主要承載 6 萬至 7 萬噸煤炭與穀物等貨品,與農產與能源市場息息相關。
相較之下,小型的 supramax 指數(輕便極限型)則小幅上漲 1 點,來到 1,467 點,顯示中小型船舶市場相對穩定。
儘管原物料價格略有支撐,但整體乾散貨運輸市場仍受限於運力過剩與季節性需求放緩。市場人士關注後續中國與新興市場的進口動能是否回升,以支撐第四季的運價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