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中國與越南對話了,中越貿易升溫背後是利益還是風險?

2025年04月15日 11:5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4月1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145%懲罰性關稅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對東南亞三國的正式訪問,首站來到越南首都河內。

訪問時機敏感,不僅是對中美關稅摩擦的直接回應,也標誌中國試圖重塑區域供應鏈、推動本土科技出口的戰略意圖。

習近平對越南釋出合作訊號

習近平與越南領導人預計將簽署多達40項合作協議,涵蓋基礎建設、交通運輸、國防安全與產業鏈合作。習近平特別強調要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並推動中越在人工智慧與貿易擴大建立更緊密聯繫。

最受矚目的是中國商用飛機公司 COMAC 與越南廉航越捷 VietJet (VJC-HM)簽署的合作備忘錄。VietJet將從COMAC租賃兩架C909區域型客機,並由中國成都航空派遣機組人員執飛越南國內航線。

2025年第一季越南自中國進口金額約為300億美元,對美出口則達314億美元,呈現高度供應鏈對接與轉口依賴結構。美國近期要求越南加強原產地認證,避免中國商品借道越南出口至美國,引發北京關切。

越南雙邊策略

作為中美兩大經濟體間的樞紐,越南正展現日益成熟的地緣策略操作。越南近年在製造業與電子產業快速成長,大量依賴從中國進口中間財;美國則是其最大出口市場,特別是在鞋類、成衣與電子組裝方面。

美國威脅對越南商品課徵高達46%的關稅,越南為避免被視為中國出口跳板,已加強原產地審查、對中國鋼材課徵反傾銷稅,並取消部分中小電商包裹的免稅優惠。

越南也擁抱西方科技,批准部署Elon Musk旗下Starlink衛星通訊系統,進一步強化與美國在資訊基礎建設上的合作。

由上圖可以更明確的顯示越南、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合作與防範並行

兩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長年存在爭議,中國試圖透過貿易、貸款與技術合作進一步拉近雙邊關係之際,越南卻選擇在國際舞台上強化多邊平衡,避免過度傾斜任一強權

習近平此行為中越合作畫出一條新軸線,但實際落實過程中,受到越南國內產業政策、美國外交施壓的影響。

除了越南之外,習近平此行還將訪問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兩國目前亦因面臨24%與49%的美國關稅威脅,正積極尋求與華府重新談判。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中國
美國
越南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