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消費|合併失敗十年後,卡夫亨氏(Kraft Heinz)考慮拆分公司,力圖重振老牌食品業務

2025年07月22日 13:4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美國食品大廠卡夫亨氏Kraft Heinz(KHC-US) 傳出正在考慮將旗下成長緩慢的品牌(像是 Velveeta 起司)從主體公司中拆分出去,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這項策略被外界認為是為了挽救過去十年合併失敗的最後一搏。

為什麼要分拆業務?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Kraft Heinz 目前正在評估是否將超過一半的食品業務分拆出去,這部分業務包含許多 Kraft 品牌的產品。若真的成立新公司,市值可能高達 200 億美元,將會是今年全球消費品領域最大規模的交易。

雖然公司對此消息沒有發表任何回應,但這樣的舉動明顯是希望藉由重新調整結構,提升投資報酬率。

合併失敗的代價

Kraft Heinz 是在 2015 年由 Kraft 與 H.J. Heinz 兩家公司合併而成,背後主要投資者是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當初合併的目的是要節省成本並讓品牌在全球擴張。但實際上,從合併到現在,Kraft Heinz 的股價已下跌近三分之二。

疫情過後,美國消費者開始對品牌包裝食品「愈來愈貴」感到吃不消,消費力大不如前。此外,美國現在有一個叫「讓美國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 簡稱 MAHA)的社會運動,由美國衛生部長 Robert F. Kennedy Jr. 領導,這也讓 Kraft Heinz 旗下偏向「方便速食」的產品(像是 Lunchables)受到挑戰。

新公司有機會創造價值嗎?

Kraft Heinz 的兩大業務之一是成長潛力較高的調味品部門,主要品牌像是 Heinz 番茄醬與 Philadelphia 奶油乳酪。這個部門去年銷售額為 114億美元,分析師認為如果獨立出來,它的市值與評價有機會比現在整個公司更高。

另外一邊則是成長較慢的品牌,例如 Oscar Mayer 等老牌食品,去年銷售額為145億美元,但這類產品常面臨平價超市自有品牌的激烈競爭,所以市場評價相對低。

雖然分拆看起來像是要讓股東受益,但許多投資銀行與分析師都認為這個做法風險不小。因為單靠分拆不一定能讓公司變得更有價值,反而要靠後續是否有其他公司願意「高價併購」新拆出來的其中一家公司,才有可能真正帶來好處。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 Peter Galbo 表示:「現在看起來,這個操作的潛在收益並不高,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之後有沒有併購案。」

會不會像 Kellogg 那樣成功?

Kraft Heinz 可能是看了 Kellogg 公司成功分拆的例子,希望仿效。舉例來說,義大利糖果製造商費列羅(Ferrero)集團本月以 31 億美元收購 Kellogg 的穀片品牌 WK Kellogg,而去年瑪氏(Mars)也以約 360 億美元收購品客(Pringles)母公司家樂氏(Kellanova)。

外界猜測,有潛力收購 Kraft Heinz 調味品部門的公司可能包含 McCormick(生產香料與辣醬)、聯合利華(Unilever)或雀巢(Nestlé)。不過,這些公司目前都未對此發表意見。

至於分拆出來的較慢成長品牌,可能會吸引一些希望加強與大型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 與 Kroger)合作關係的公司。

此外,Kraft Heinz 整體業績在 2024 年下滑 3%,公司也下修今年接下來的銷售和獲利預期,代表接下來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食品股
零售消費
卡夫亨氏
Kraft Heinz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