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拍板定案!英國新一代核能基礎建設展開,Sizewell C進入正式建設階段

2025年07月22日 19: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英國政府正式上路的Sizewell C核電廠建設案,不僅為英國兩個世代以來的第二座新建核電廠,更象徵著歐洲核能的再啟動。

此一總投資高達380億英鎊(約510億美元)的能源大案,將在英國東部蘇福克郡落地,預計於2030年代中至後期商轉。

公私協力架構成形:英國國家出資居主導地位

英國政府將持有Sizewell C專案最大股份,達44.9%,彰顯公部門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領頭角色。( 見此報導 ) 此外,其他參與投資者還包括:

  • 加拿大退休金投資機構La Caisse:20%

  • 英國能源公司Centrica:15%

  • 倫敦基礎建設投資商Amber Infrastructure:7.6%(初期持股)

  • 法國國營電力公司EDF(Électricité de France):12.5% ( 見此報導 )

EDF為該案原始提案方,其參與象徵著英法兩國在能源領域的戰略協作。

歐洲核能復興脈絡下的英國關鍵建設

Sizewell C的啟動反映出歐洲國家重返核能布局的集體趨勢。面對老舊電廠退役與天然氣價格波動,各國尋求可穩定供電、同時降低碳排的能源選項,核能再度被視為解方之一。

Sizewell C完工後,將具備為600萬戶家庭供電的能力,且建設期間高峰預估創造約10,000個就業機會

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表示:「打造新一代、公共擁有的綠色電力,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與經濟成長的關鍵。」

延誤與成本爭議:Hinkley Point經驗警惕在前

Sizewell C並非EDF首次參與英國核電建設,其在英格蘭西南部的Hinkley Point C核電廠,自2016年動工以來,已多次傳出預算超支與進度延宕,目前預估2030年才會上線,與原定2017年完工相去甚遠。

Sizewell C早於2010年代初期便提出初始概念,最初開發夥伴還包括中國廣核集團(CGN),但英國政府於2022年因國安疑慮買回中資股權,轉而建立由本國政府主導的投資架構。

此案成本也由初期預估的200億英鎊提升至380億英鎊,增幅近一倍,反映出當代大型基礎建設成本壓力與通膨挑戰。

能源轉型中的核能角色:重塑或回頭?

在氣候目標與能源自主並行的背景下,英國與歐洲多國正重新評估核能作為低碳基載能源的戰略價值。儘管核能安全、成本與工期問題仍具爭議,Sizewell C若能如期完工,將成為核能回歸政策中心的重要示範。

📌接下來觀察重點包括:融資模式是否可控成本;能否吸引更多低成本機構投資者;建設進度能否避免Hinkley Point的延宕教訓。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核能
電力
電廠
核電
英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