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協公布經貿指數 國際衝突升溫成為企業最關注的地緣風險

2025年10月20日 17:0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外貿協會今 (20) 日公布今 (2025) 年第 2 輪「貿協經貿指數 (TAITRA INDEX)」數據,繼今年美國新關稅政策生效後調查,顯示「國際衝突升溫」首度取代「貨幣競貶」,成為最大地緣風險議題。貿協表示,為因應國際地緣經濟變局,企業以「強化核心競爭力」與導入穩定幣等新方式,展現韌性與前瞻布局,也有超過 4 成受訪企業認為,未來 3 年美國關稅仍將持續上下波動,為整體經濟環境重大挑戰。

為因應最新的地緣政治變局,貿協於今年 9 月 10 日至 21 日,針對國內外台灣企業主與高階經理人進行調查,回收 2,543 份有效問卷,今日發布今年第 2 輪的貿協經貿指數,以供台灣企業參考。

據調查,國內 28.6% 的受訪企業預期,接下來最可能發生的重大政經事件為「國際衝突熱化」,較 4 月初對等關稅方案公布後的調查略增 1.8%,而預期「貨幣競貶與金融危機」的比例為 25.2%,較上期下降 7.5 個百分點;在匯率方面,經歷 5 月的新台幣劇烈波動後,企業對台幣兌美元匯率看法趨於一致,有近 40% 認為新台幣將升值,海外台商的升值預期又較國內企業更為明顯。

此外,在美國總統川普力推製造業回流美國政策基調下,企業對於「順差國轉型與美國再工業化」的預期翻倍至 20.5%,顯示企業正視全球經貿結構重組的可能性,4 成企業預期美國關稅於未來 3 年持續浮動。

貿協指出,第 2 輪指數調查顯示,台灣企業在「後關稅時代」正展現高度的營運韌性。面對新關稅衝擊,企業短期內雖承壓,選擇「自行吸收成本」的比例反彈,但策略上也出現關鍵轉變,企業的關注焦點已從地緣政治擴散至「經濟波動」與「AI 變革」等多重風險;應對策略也隨之向內聚焦,以「強化產品競爭力」取代「分散市場」與其他策略成為首要之務。

貿協表示,值得注意企業對「美國再工業化」預期翻倍,企業主對美國市場看好度明顯反彈,但實際赴美生產的趨勢卻見減緩,顯示企業正謹慎平衡「經貿商機」與「生產布局的挑戰」。另此次調查,首度納入穩定幣專題,觀察至少有 10%(5.2% 使用,4.2% 計畫導入) 的企業,目前已導入或計畫採用「穩定幣」,有 47.7%企業認為美國穩定幣,將是未來 3 年貿易結算一環,穩定幣將在貿易戰中扮演重要角色。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外貿協會
穩定幣
美國關稅衝擊
關稅海嘯
新台幣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