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協今 (20) 日公布今 (2025) 年第 2 輪「貿協經貿指數」,也首度對企業界納入穩定幣專題調查。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主要是穩定幣對貿易的重要性開始浮現,但觀察無論是高科技業或傳統產業,國內有近 20% 公司,不知道穩定幣在全球的相關政策變化,貿協預計在今年 12 月 15 日舉行第一場「穩定幣與國際貿易未來論壇」,邀集專家、學者參與及討論,屆時讓產業更加理解穩定幣的相關應用。
據貿協最新一輪調查,雖有近半數國內企業認為穩定幣將在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僅有 5.2% 使用穩定幣,邁入貿易結算應用的初期階段。而積極採用穩定幣的企業對景氣展望的樂觀程度,對美國關稅的成本轉嫁的能力,均高於對穩定幣仍在觀望的企業,反應企業導入新科技的積極度,與其應對地緣經濟變局的反應能力有相關。
黃志芳說,無論是哪種產業,企業是否勇於擁抱穩定幣也心態有關,據觀察到許多國內企業決策者或第 2、3 代接班人,對於加密貨幣並不陌生,也早就將加密貨幣用於資產配置,對於穩定幣的接受度自然會比較高。
黃志芳也預告,貿協考量穩定幣為全球大勢所趨,將於今年 12 月 15 日舉辦「穩定幣與國際貿易的未來論壇」,邀各界學者專家,共同為台灣企業探究穩定幣的最新應用。
據了解,隨著數位貨幣持續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美國川普日前也將穩定幣納入美國金融體系,並宣示要帶領美國邁向「全球加密貨幣之都」的目標,在新法案的推動下,包括美國企業亞馬遜 (AMZN-US)、沃爾瑪 (WMT-US) 等行業,目前皆積極評估發行自有美元穩定幣的可行性,盼藉此舉削減數億美元的交易手續費,也提升跨境結算效率。
另傳統支付企業也早有布局,例如: Visa、萬事達等,多年前就已將穩定幣整合到其支付系統中,讓用戶可以直接用穩定幣進行結算,不需傳統的銀行中介。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