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孟加拉國是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2024年出口額約385億美元,每年供應大量衣服給 H&M、Zara 等國際品牌。然而,最近這個產業遇到大麻煩——能源價格暴漲,導致成本飆升,許多工廠倒閉,數萬名工人失業。現在整個紡織業正努力尋找新出路,像是裝太陽能板、換更省電的機器,希望能降低成本,同時讓製造過程更環保。但問題是,這些設備要價不菲,許多工廠根本負擔不起。
能源成本飆升,工廠被迫關門
過去,孟加拉國的紡織業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主要靠的是便宜的勞工與低廉的能源,但現在這兩大優勢正在消失。
1.工資上漲:過去兩年,最低工資已調漲56%,讓生產成本更高。
2.能源價格大漲:今年1月,政府考慮將工業用天然氣價格提高一倍,這讓本來就已經在掙扎的工廠雪上加霜。
紡織業對孟加拉國經濟至關重要,出口占比超過80%,提供超過400萬個工作機會。但因為工廠關閉,最近幾個月已經有超過5萬人失業,衝擊非常大。
競爭對手迎頭趕上,孟加拉國壓力很大
除了能源問題,孟加拉國的競爭對手也趁機崛起。越南的紡織業發展迅猛,預計今年出口額可達440億美元,超越孟加拉國的400億美元目標。相較之下,越南沒有像孟加拉國這樣嚴重的能源危機與政治不穩定,因此更能吸引國際品牌下單。
此外,孟加拉國還面臨進口產品的衝擊,例如來自印度的棉紗進口量去年大增40%,這無疑讓本土紡織廠的競爭壓力更加沉重。
轉型綠能的成本高昂
面對困境,許多工廠開始思考轉型,包括安裝太陽能板和採用更節能的設備,希望降低成本並提升環保形象。像是當地的Team Group紡織廠已經在廠房屋頂安裝太陽能板,部分電力來自太陽能。但當天氣不好時,太陽能的效能就會大打折扣,無法完全取代傳統能源。
即便能夠解決電力問題,紡織生產過程中還有一個大難題——染色和布料加工,這些環節需要大量燃料來產生蒸汽,目前大多還是依賴化石燃料。而許多工廠為了確保供電穩定,還設有自備發電機,但這些發電機的能源效率僅約36%,導致大量能源浪費。
專家建議,若改用更高效的燃氣發電機,並回收廢熱,可以降低25%至31%的能源消耗,改用電動鍋爐或更省水的染色方式,也能幫助減少能源浪費。然而,這些技術需要大筆前期投資,對許多小型供應商來說,根本負擔不起。
品牌和銀行該出手相助?
其實,全球時尚產業要達到2050年碳中和目標,預計需要超過1兆美元的投資。但這筆錢到底該由誰來出?目前,許多供應商認為,國際時尚品牌和銀行應該提供更多優惠貸款和資金支持,幫助紡織廠轉型綠能,否則整個產業恐怕會陷入惡性循環。
孟加拉國的紡織業正面臨關鍵時刻,如果無法成功轉型,不只競爭力下降,甚至可能拖累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未來,這些紡織廠會如何因應能源危機,將成為影響全球時尚供應鏈的重要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