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在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產品加徵20%關稅後,政府正持續與美方進行談判,爭取「更合理且更有利」的稅率。鄭麗君強調,談判並非因分歧而停滯,而是受到時間因素影響,未能在8月7日關稅正式生效前完成最後會議。
此次美方加徵關稅,是在與部分國家(包括英國、中國、越南、日本、菲律賓、印尼、歐盟、南韓與巴基斯坦)完成協議並落實關稅安排的同時,對尚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如台灣、印度、瑞士、南非與委內瑞拉)單方面施加貿易壁壘。
鄭麗君表示,台灣是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來源,2024年逆差規模超過730億美元,其中約九成與晶片及其他電子零組件相關。
目前,美方正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進行國家安全調查,可能導致對晶片與其他科技產品加徵新關稅。鄭麗君指出,華府仍在評估供應鏈合作議題,需更多時間討論,台灣將持續爭取在該過程中達成兼顧國家利益與產業穩定的結果,並會在第一時間向立法院通報談判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