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今 (20) 日於「亞洲創新籌資平台」記者會上揭示,櫃買中心正以「股權」與「債券」雙核心策略,積極打造多功能、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生態圈,全力支持企業從微型新創到成熟發展的籌資需求,並配合主管機關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持續優化制度與創新商品,目標是將台灣推向亞洲資產管理與創新籌資的重鎮。
股權市場:深化「創櫃板 Plus」扶植微型新創
在股權市場方面,櫃買中心持續優化中小微企業的籌資環境。針對市場上的微型新創公司,櫃買中心已於 114 年 1 月推出「創櫃板 Plus」,透過強化誘因、分級輔導、持續推廣及簡化程序等四大措施,加速微型企業熟悉並進入資本市場。此外更結合了證券商、會計師、創投公會及企業 CVC 等力量,組成「創櫃板 S+ 平台大聯盟」,提供交流媒合機會,讓具潛力的創意公司能被看見並獲得投資。
截至今年 9 月底,已成功輔導 32 家公司進入創櫃板,其中 8 家已上市櫃。此外,為縮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時程,法規已將證券商評估查核期間從三年縮短至二年,並提供發行公司申請登錄興櫃時,可同時申報公開發行並選擇簡易公發機制,大幅提升市場的效率與彈性。
債券市場:國際化精進措施 擴大發行版圖
櫃買中心的債券市場表現斐然,流通在外餘額高達 17 兆多元,來自 33 國超過 550 家發行人,發行檔數超過 2900 檔,發行金額在世界交易所聯合會中排名第四,國際債券更是其中最大宗。
為擴大國際債券市場發行規模並提升國際競爭力,櫃買推出多項精進措施。首先是開放海外上市櫃公司 100% 持股的子公司,能在台發行「專業板國際債」,例如台積電或環球晶等集團的海外子公司未來即可在國內發債,提供企業多元的資金調度管道。
其次是優化外國金融機構發行一般板國際債的資格,放寬其分支機構或為募資與資金管理而設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得發行一般板國際債,例如瑞銀集團的倫敦分行未來即可依此規定來台發債。
第三是參考國際市場趨勢,開放境外發行的外幣計價債券得向櫃買中心申請「雙掛牌」,並為其訂定專屬的簡稱,搭配適當配套措施,如要求境外銷售機構需符合一定資格,以增加市場的廣度與深度。
陳麗卿指出,「股債雙核心」籌資平台能讓外國企業除了來台發行股票外,也可依其資金結構和中長期規劃,選擇發行債券。企業可透過發債吸引與股票投資人不同的資金,增加企業知名度,並靈活運用總括申報方式,縮短發債時程、降低發行成本。
此外,櫃買中心在永續發展債券領域的成果也備受肯定,被氣候倡議組織(CBI)評為「最有品質的永續發展債券市場」。陳麗卿強調,股債雙核心平台能為企業提供多元的資本配置選項,促進其成長茁壯,同時也為中介機構帶來創新轉型的機會,並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商品選擇,共同構築一個符合主管機關願景的優質資本市場生態圈。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