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大戰升溫!Figure AI 募資15億美元,估值飆破395億!

圖片來源:Figure AI 人形機器人

2025年2月17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年來,AI 技術的快速進步,讓人形機器人成為科技界的新戰場。各大科技巨頭和新創公司紛紛投入,想在這波自動化革命中搶得先機。

最新消息指出,機器人新創公司 Figure AI 正在籌備 C 輪融資,計劃募資 15 億美元,讓公司估值一口氣衝上 395 億美元。這輪融資由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領投,Align Ventures 也有可能參與投資。這筆資金不僅代表市場對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高度期待,更可能讓 Figure AI 在這場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Figure AI:從無名新創到機器人界新星,一年內估值飆升 15 倍!

Figure AI 或許不是最早踏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公司,但它的成長速度卻相當驚人。該公司專注於研發能處理倉儲、物流、製造等高強度、重複性工作的機器人,並且已經成功吸引 BMW 這類大型企業成為客戶。

回顧2024年,Figure AI 才剛完成6.75億美元的融資,當時的投資陣容就已經相當豪華,包括 OpenAI、Nvidia、Microsoft,以及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當時估值約26億美元。然而,短短一年內,估值竟然暴漲十幾倍,達到395億美元,讓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不過,最令人關注的還是 Figure AI 與 OpenAI 的「分道揚鑣」。創辦人兼執行長 Brett Adcock 近日在社群平台 X(原 Twitter)上透露,公司在 AI 技術上已經取得突破,因此外部合作變得不再必要,甚至可能影響公司的發展。

這代表 Figure AI 正朝著獨立自主的 AI 研發方向邁進,不再依賴 OpenAI,這樣的決定不僅顯示出其技術成熟度,也意味著公司希望在未來的機器人市場中掌握更多主導權。

科技巨頭爭相布局,人形機器人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Figure AI 不是唯一投入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玩家,其他科技巨頭也動作頻頻,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 Meta(Facebook 母公司)

近來在 Reality Labs 部門 成立了全新的 AI 機器人開發團隊,希望打造能幫助人類執行各種實體工作的機器人。這顯示出 Meta 正積極從虛擬世界擴展到真實世界,將 AI 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 Tesla(特斯拉)

旗下的人形機器人 Optimus 正在加速研發。Elon Musk 今年曾透露,Optimus 可能在 2025 年正式進入市場,目標是讓機器人能夠勝任工廠生產、家庭服務等各類勞動任務,進一步提升自動化程度。

這股機器人浪潮的背後,實際上反映出全球勞動力短缺與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各大企業正尋找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而 AI + 機器人的組合,無疑是未來幾年最具潛力的技術趨勢。

📖 延伸閱讀

機器人|Google 也參戰!Apptronik 獲 3.5 億美元投資,科技資本湧入,2025年將是產業爆發點?👆

2025展望|自動化決勝年!聚焦人型機器人,台灣供應鏈有這幾家!👆

解鎖自駕車與機器人潛力,世界模型(LWM)讓 AI 更懂真實場景:算力需求爆發,硬體市場迎來大機會!👆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AI
Nvidia
TESLA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