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轉鴿,市場預期九月降息機率飆破九成,但川普的關稅政策仍為通膨增添變數。與此同時,AI熱潮從伺服器延燒至終端應用,蘋果宣布將於2026年底推出智慧眼鏡,正式與Meta、Google三強鼎立。另一方面,組裝大廠鴻海股價狂飆站上200元大關,法人喊出的300元目標價是否近在咫尺?股魚老師帶來關鍵觀察與操作心法。
台積電變「美積電」?股魚:投資人想太多了!
首先,針對市場擔憂美國政府可能透過「補助換股權」的方式入主台積電,股魚老師明確表示,這是過度憂慮。他解釋,「拿補助換股權」在商業上是常見操作,此次爭議在於美方是「事後追加條件」。
他從兩個層面分析為何台積電不會變成「美積電」:
- 經營層的堅定立場: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已公開強調,絕不會讓美國政府的手伸進台積電的內部經營。
- 台積電的財務實力:此事的破解方法很簡單——「我錢還你就好了」。台積電與財務困難的英特爾不同,即便沒有美國補助,也完全有能力獨力完成建廠。當初接受補助是為了降低營運成本,但若補助附帶了干預經營的條件,台積電大可放棄補助,屆時股權交換的議題便不復存在。因此,投資人可以安心,台積電的經營主導權無虞。
聯準會九月降息成定局?股債市迎來資金活水
對於聯準的朋友下一步,股魚老師認為,降息已是箭在弦上。鮑爾在傑克森洞會議上,因觀察到美國就業市場出現惡化跡象,態度已明顯從「鷹派」轉為「鴿派」。根據Fed Watch的數據,市場預期九月降息一碼的機率已飆升至90%以上。
不過,他提醒投資人,市場對今年的總降息幅度預期仍維持在「二至三碼」,並未因鮑爾的轉向而擴大。他預測,聯準會將採取**「一碼一碼降」**的漸進式路徑,而非川普期望的暴力降息。
「什麼情況下才會緊急降息?經濟出大問題!」股魚老師強調,漸進式降息對股市和債市都是最健康的利多,代表經濟軟著陸,資金活水將有序流入市場;反之,若出現緊急大幅降息,則代表經濟衰退,對股市反而是警訊。
AI 新戰場:智慧眼鏡回歸,這次成了?
隨著蘋果、Meta、Google三大巨頭齊聚,智慧眼鏡被預期是未來十年爆發力最強的穿戴裝置。股魚老師回顧,十多年前Google就曾推出概念眼鏡,但因續航力、功能、價格及隱私權等問題而失敗。
如今,捲土重來有兩大成功契機:
- 結合時尚,降低戒心:Meta聯手雷朋(Ray-Ban)的策略,讓智慧眼鏡先是「時尚配件」,再是「科技產品」,大幅提高大眾接受度。
- 等待蘋果,引爆市場:Apple向來不是科技的「先行者」,而是「成熟科技的應用者」。一旦蘋果決定正式進軍,代表相關技術、供應鏈與市場時機都已成熟,將會引爆整個產業。
對於投資佈局,股魚老師點名了台廠的潛在供應鏈:
- 核心晶片:台積電(2330-TW)、聯發科(2454-TW)。
- 光學鏡頭:亞光(3019-TW)、玉晶光(3406-TW)。
- 品牌組裝:宏達電(2498-TW)。
至於宏達電(2498-TW)近期因推出自家AI眼鏡而股價飆漲,是否能「重返榮耀」?股魚老師建議投資人保持觀察,關鍵在於「實際銷售數字」。他提醒,若產品大賣,公司會獨立公布營收;若賣不好,則會混在整體營收中。因此,需待營收數字驗證後再做判斷。
鴻海300元不是夢?兩個領先指標最重要
鴻海(2317-TW)股價在GB200 AI伺服器出貨帶動下,一路站上200元大關,AI伺服器營收更首度超越消費性電子。對於法人喊出的300元目標價,股魚老師保持樂觀。
他強調:「股價永遠跟著獲利走」。鴻海的出貨已步入正軌,訂單滿到年底,後續還有GB300接棒,營收源源不絕。他以台積電從200元漲到1200元的歷史為例,提醒投資人「不要為大牛股的股價預設天花板」。
那麼,300元今年能否到達?股魚老師提供了兩個關鍵觀察指標:
- 獲利持續超預期:觀察鴻海的營業利益增長幅度,是否持續超越法人的預期。
- 法人目標價的上修:股價要到300元,法人報告的目標價需先上修至350元甚至400元。投資人應密切關注法人報告的風向,這將是股價能否持續上攻的領先指標。
每月一萬存ETF,小資族該選哪一檔?
最後,針對網友提問「每月一萬,長期投資只選一檔ETF,該怎麼選?」股魚老師給出了清晰的建議:
- 無腦佛系存:如果你不想花太多心思,只想穩健參與市場,可以選擇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其長期績效貼近市值型,且波動較低。
- 跟緊大盤成長:如果你目標是跟隨台股加權指數成長,可以選擇市值型ETF。
- 0050(元大台灣50):適合不介意台積電權重超過50%的投資人。
- 00922(國泰台灣領袖50):若你希望台積電權重與大盤貼近,避免過度集中,這檔是更好的選擇,其規則設計旨在更精準地追蹤加權指數。
- 追求超額報酬:今年是「主動式ETF元年」,投信精銳盡出,將共同基金的王牌團隊投入其中。像00980A等主動式ETF,目前績效普遍「大獲全勝」,明顯優於大盤。建議可投入約20%資金嘗試,若績效符合預期,再逐步加大比重。
提醒:以上非投資建議,實際配置仍須依風險承受度與投資期限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