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波蘭政府上週末正式推出 「NaszEauto(我們的電動車)」 補貼計畫,目標是讓電動車更普及、降低購車門檻,並推動國家邁向淨零排放。根據環保組織 Transport & Environment(T&E) 的說法,這項政策不只是幫助消費者省錢,更可能讓波蘭在電動車產業鏈中站穩腳步,成為歐洲電動車製造與創新的重要基地。
補貼具體內容
這項計畫總預算 16 億波蘭茲羅提(約 3.87 億美元),主要針對個人購車提供補助,具體條件如下:
✅ 每輛車最高可獲補助 4 萬茲羅提(約 9,700 美元)
✅ 低收入家庭與三名以上子女的家庭可獲額外補助
✅ 補助適用於價格低於 22.5 萬茲羅提(約 5.45 萬美元)的新電動車
過去的電動車補貼計畫顯示,企業買家僅占不到 40%,這代表 一般消費者其實很有需求,但因價格因素遲遲無法入手。這次的補貼,或許能打破這道門檻,讓更多民眾願意轉換到電動車。
這次補貼計畫有什麼不一樣?
這項補貼其實早在去年 7 月的波蘭經濟復甦計畫中就已經有提及,這次正式落地,代表政府對電動車產業的長期投資態度。
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補貼不開放給大型車隊業者,而是鎖定個人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家庭與多子女家庭。波蘭政府希望藉此提升一般民眾的購買力,讓電動車市場擴展到更廣泛的族群。
此外,這項補貼計畫並不是單獨的政策,而是波蘭更大規模的經濟復甦戰略一環,與可再生能源發展、能源儲存法規改革,以及研發與科技投資等政策相互配合。T&E 認為,這不只是政府發錢鼓勵買車,而是波蘭想在歐洲電動車產業鏈中占據關鍵位置的重要一步。
不只是「買車省錢」,波蘭能搭上產業趨勢嗎?
這次補貼的時間點剛好與歐盟即將在3月5日公布的「汽車產業行動方案」 重疊,讓波蘭有機會搭上這波產業變革的浪潮。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近期才剛與車廠高層、工會代表以及產業團體會談,討論如何加速歐洲汽車業的電動化轉型,特別是面對美國可能對歐洲電動車加徵關稅,以及對中國關鍵礦產與電池依賴的風險時,歐盟該如何調整策略。
如果波蘭能夠搭上這波趨勢,不僅能夠擴大國內電動車市場,甚至有機會成為歐洲電動車供應鏈的一部分,吸引車廠、電池供應商,甚至是新能源技術的新創企業進駐。
先讓個人市場熱起來,企業市場自然會跟進
從產業角度來看,T&E 認為,要真正減少碳排放,讓企業車隊全面換成電動車,效果會更快、更顯著。但這不代表這次針對個人消費者的補貼沒有價值,反而可能是轉型的關鍵第一步。
當一般消費者開始習慣電動車,市場需求上升,相關基礎建設(如充電站)、維修服務、電池回收等產業鏈自然會開始發展。當這些配套措施成熟,企業也更容易導入電動車,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推動波蘭成為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重要一環。
長遠來看,這項計畫的意義已經超越了「讓民眾買車更便宜」這件事,而是波蘭希望在全球電動車產業格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這個計畫能夠順利推進,波蘭未來不僅能提高電動車的內需市場,更可能吸引國際電動車品牌與電池供應鏈的投資,逐步擺脫對傳統燃油車產業的依賴,真正轉型為歐洲電動車生態圈中的關鍵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