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林區.2024.07.12

【機器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有多大,成長率多高

2024年7月12日,撰文者:林區

搭好我是林區。

在開始前我們要有一個概念,協作機器人這個市場,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市場,假如現在全球受惠機器人市場的公司有500家,到5年後可能會翻倍達到1000家以上。

根據Mordor Intelligence產業研究報告,全球協作機器人產值將從今年的11億美金,成長至2028年24億美金,換算台幣是今年360億,2028年來到780億,4個年度產值增加2倍多,每年成長率高達20%。

這就是為什麼受惠公司會增加的原因,因為市場擴大太多,能容納的公司也會快速增加

這代表說,現在你看到那些正在飆漲的機器人概念股『只是一部分而已』,未來因為機器人市場高速成長,每年都會多出20%的訂單金額給大家搶,而有能力生產相關零組件的公司老闆肯定不是傻子,一定會開始搶這塊餅,屆時會有更多公司接到相關訂單,帶動營收大幅成長,這些公司現在都還沒漲。

我並沒有要你去追估值過高的公司喔,我說的是這些『有接單潛力』卻還沒上漲的公司,就是最好的投資機會。

本集影片,我會分享我是如何深入研究一個產業,並從中尋找投資機會。

如何切入新產業

過去當你遇到一個新產業時,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切入,尤其過去沒有熱門過的產業資料越少,如同今天想討論的機器人產業。

所以本集內容將會著重在,看到一個新產業時,要如何運用『優分析產業研究報告』,快速理解產業全貌、成長驅動力、以及對競爭程度、議價能力進行分析,進而對未來成長速度,及何時趨緩衰退做出預判。

其實學會研究方法比你想像的更加重要,因為當AI開始進入各行各業,每個產業的生產方法、營運模式、以及產品,都會被大幅革新,將會有更多小產業忽然興起,就像近期的算力租賃、AI機器視覺....等,假如你無法快速把產業脈絡搞懂,可能會錯過最佳的上車時機點。

而今天要討論的協作機器人,其實是工業機器人的其中一種,所以只看協作機器人太過侷限,而且有成長性的也不是只有協作機器人,未來是整個工業機器人的成長性都變好,因此我們應該先看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才能了解全貌,後續才對細分市場去深入研究。

了解市場規模、與成長率的關係

當你看到一個新的不認識的產業,第一步是看這個產業的產值規模大小,也就是所有廠商賣出去的營收總合。

我們可以將產值規模分為4個等級:

超大型產業:一年產值1兆美元以上,例如全球零售業約6兆美元,全球飲料業約1.6兆美元。
大型產業:一年產值1000億美元以上,例如全球半導體產業約5000億美元,全球筆電約1600億美元。
中型產業:一年產值100億美元以上,例如全球協作機器人約200億美元,CCL產業約180億美元。
小型產業:一年產值100億美元以下,例如全球穿戴式裝置約4億美元。

而全球工業機器人一年200億美元的產值可以分類在中型產業。

剛剛講過,產值就是所有廠商的營收總合,因此當產業越大,成長率不用太高,每年就能產生數百億美金的新營收給其中的廠商搶食,這些營收就是新訂單來源。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一年產值5000億美元的話,即使每年只有8%成長率,一年將新增400億美元的新營收,換算台幣是1.3兆。

若有一家年營收50億的小公司,他只要在每年多出來的1.3兆新訂單中搶到千分之一,就能成長26%搶到百分之一,就可以成長2.6倍

這也是為什麼產業大好的時候,小公司會飆的更快,不一定是炒作,很多人都誤會了,而是因為多出來的訂單總金額實在太大了只要隨便搶到一筆訂單,就能大成長

反之若產業太小,成長率高也沒用,因為無法每年產生高額的新營收給廠商搶。

這也為什麼即使穿戴裝置賣很好,相關公司也漲不了多少,因為產值才4億美金(130億台幣),即使有20%成長率,也才新增26億台幣的訂單,根本不夠塞牙縫。

一定要先有產值大小的概念,知道這塊餅有多大,才不會誤判受惠程度。很簡單,只要將每年新增的營收,與公司的年營收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該產業每年新增營收】   對比   【公司的年營收】
  (年產值 X 年複合成長率)

總結一下,超大型(1兆美元以上)或大型產業(1000億美元以上),成長率低於10%沒關係,因為每年新增訂單金額還是很大,中小型公司潛在受惠程度也會比較大,大型公司相對較小。

而中型產業(100億美金以上),成長率可能要高於10%,每年新增訂單金額才比較有感

原理很簡單,如果你的魚池只有一個臉盆這麼小,你能撈到的潛在魚量一定很少,但如果有一個池塘那麼大,潛在魚量就超大,儘管你現在都還沒開始撈,就已經知道答案,因此股價先漲。

如何判斷成長性是否變強

有人會說:機器人產業早就存在已久,為什麼現在忽然變這麼熱門,是不是想炒作?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成長性的『變化』來看。

推動一個產業成長,一定有幾個關鍵的驅動因素,先找到驅動力,再分析驅動力有沒有變強,就可以知道未來成長性是否會變強。

我們試著以機器人產業來分析看看。

可以在優分析『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報告』中,找到『全球市場重大變化』這一大項來仔細研究。

驅動工業機器人產業長期成長的原因有幾點,第一、勞動力短缺及薪資成本上升,當你找不到員工時,採用機器人就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如果要調漲薪水,那不如拿來買機器人

第二、機器人技術不斷進步,當機器人越來越強時,他可以取代的人力水準將會上升,原本只能取代最簡單的作業,但是當機器人變厲害,當AI功能出現,他開始可以取代更困難的作業,而且更有效率,這也是變相的『採用成本下降』

這2項就是最重要的驅動因子,其他還有比較小的因子,可以在產業報告中自行查看。

找到驅動成長的關鍵因子後,再來要判斷的就是驅動力是否增強,如果變強,產業成長率就會被推升到更高的地步。

先看第一個因子:缺工

現在缺工問題變的非常嚴重,以美國來看,職缺數量比以前高出很多,但失業率卻很低,代表想找工作的人都找到工作了,職缺還那麼多很難被填滿

例如鴻海好了,假如他缺3000名員工,這麼大的數量,基本上要完全補充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未來景氣又開始回溫的話,招工會更緊急,但人就是不來,生意卻已經來了怎麼辦,這種情況都會讓老闆比以前更想要採用機器人。

更缺工造成的驅動力變強,就是未來成長率比過去高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因子是:技術進步

更強的機器人技術等於可以取代更高階的員工,以及做的比以前更快。尤其在AI技術進步之後,機器人變得有視覺,或有更強的判斷能力,就可以完成原本無法完成的工作。

這等於是你用一樣的價格買,能做到更多的事,而且快又好,變相降價的意思,對老闆來說,買機器成本下降、一次性支出變小一定最棒的

技術進步造成的驅動力變強,就是未來成長率比過去高的第二個原因。

因此回答剛才的問題,機器人產業早就有了,但因為成長性更強,吸引到投資市場的目光是理所當然的,未來會更賺錢的行業,大家一定想提早投資他,就跟螢幕前的你一樣。

了解供應鏈關係

剛才分析的是長期趨勢為什麼變強勁,接著我們想知道的一定是,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什麼時間點有可能轉折向上。但想抓到更精細的轉折時間點,就必須先了解整個機器人產業的供應鏈關係,因為知道誰在花錢買,才知道要分析誰。

在優分析『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報告』中找到『上下游供應鏈關係』。

當終端客戶例如鴻海想要建立一條機器人產線時,他會向中游的系統集成商,例如日本發那科(6954.T)提出需求,發那科會根據鴻海要生產什麼東西客製化一整套解決方案。

設計完成後會向上游零組件供應商拉貨,例如左邊看到的這些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商。

而通常系統集成商自己也是零組件供應商,他會將一部分最關鍵、最有難度的技術或零組件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供應,其他零組件才向別人採購,以此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會被輕易替換掉。你才會看到發那科不只是系統集成商也是零組件供應商。

追蹤轉折向上時機點

了解整條供應鏈怎麼運作後,就清楚知道分析需求時應該要看拉貨的人,也就是系統集成商。

機器人產業的系統集成商主要由4家大廠所佔據,被稱為『機器人四大家族』,分別是:

1.瑞士 ABB (ABBN.S)
2.日本 發那科 Fanuc (6954.T)
3.日本 安川 YASKAWA (6506.T)
4.德國 庫卡 KUKA

因為4大家族佔了5成的市場,因此我們只要分析追蹤他們的展望,就可以知道整個機器人市場的展望。

發那科Fanuc預估今年會衰退6%,但歐美是比較樂觀的,而長期來說汽車跟電子業都有不錯的成長性。

ABB今年第二季的成長性不錯,主要來自美洲及東南亞市場表現強勁。

安川Yaskawa則預估今年幾乎是持平,主要成長區塊是半導體跟電子業。另外說明一下,因為美國和日本的財報日期計算方式跟台灣不同,因此這裡寫的2025財年是今年的意思,想了解財年是什麼可以GOOGLE查一下。

庫卡KUKA也預估今年只能成長2%,主要是國內受到中國廠商的競爭,但在其他市場訂單增長性還是不錯的。

整體看下來,有的公司今年預估衰退,但有的公司開始預期持平,像這種情況都是谷底的跡象

如果你看到大部分展望都在衰退或下修,代表還在循環向下的週期,如果出現零星的持平或回升,這就很有可能是落底的現象,價值投資人都很懂得在這個時機點抓住機會,慢慢去佈局想買的公司。

如果你覺得以上展望看起來還是太亂太復雜,很簡單,直接看長短期展望評分。

整體來看,4大家族的長期評分都比短期好,代表長期趨勢是比較明確的,但短期還有一些變數,所以評分低。而短期最差的就是庫卡,最好的是ABB。

大家可以記住現在的評分,之後如果4大家族的展望出現變化,這邊的展望說明以及評分都會變,到時再比較看看分數是否有明顯上升

OK,整個供應鏈關係及展望我們都弄懂了,接下來我會繼續分享如何分析供應商的競爭力,議價能力,以及怎麼尋找所有零組件的台灣供應商,這部分應該是搭最想聽的對吧,不過本集內容已經太長了,請容許我留到下一集跟搭討論。

總結

學會分析方法是最重要的,你才懂的如何追蹤後續發展,當一個新的變化出現時才會判斷要加碼還是砍掉。

或有一個新的產業機會出現時,套用今天分享的方法,第一時間去研究,才能做到領先市場,不用等別人告訴你,那就太慢了。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的重點。

當你想切入一個產業,第一步要先了解產值規模大小,如果市場太小,對其中的供應商來說並不能帶來明顯的營收成長。

如果是超大型產業(1兆美元以上)或大型產業(1000億美元以上),成長率不高低於10%沒關係,因為每年新增訂單金額還是很大,中小型公司只要在其中搶到一點訂單就能大成長,都會是潛在的受惠者。若是中型產業(100億美金以上),成長率就要夠高,新增訂單金額才夠吃。

接下來我們要判斷成長性是否有變,是成長越來越慢,還是一樣速度,或是成長率變強,變強當然是我們最喜歡的,因為這有可能會受到全市場資金關注。

透過找出成長的驅動力是什麼,分析驅動力是否變強,就可以判斷這個產業未來的成長性是否有轉變。

接著要了解供應鏈關係,因為你必須知道是誰在花錢買,才能去分析他的需求是否有變化,進而知道你想看的公司出貨會不會回升。

只要你持續追蹤機器人4大家族的展望,就可以提前知道他們會不會開始增加向台廠拉貨。每次展望更新就回來查看評分有沒有明顯變化是個很好的方法。

加入LINE群,一起討論機器人產業展望,點我加入

歡迎觀看影片版本,內有實際操作示範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工業自動化
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
工業電腦
AOI自動光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