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菲律賓能源轉型雙引擎:Citicore三年太陽能擴建九倍、政府政策全面轉向

2025年07月09日 12: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長年以來,菲律賓仰賴燃煤作為主力電源,2023年甚至超越印尼,成為東南亞最依賴煤電的國家。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政策面或產業面,都開始出現明顯轉向。

以再生能源發展為例,2024年新增容量達0.8 GW,年增率近10%,創歷年新高。這個數字不僅是增長,更代表「結構性改變」的開端。

Citicore三年擴增逾2 GW太陽能

菲律賓太陽能開發商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推手。根據執行長 Oliver Tan表示,公司計畫在2024年底前新增1 GW裝置容量,2026年再增1.17 GW,總計達2.56 GW。這將比目前的0.29 GW成長超過九倍

這樣的擴張速度,預計使Citicore在2026年前成為菲律賓主要電力供應者之一,與ACEN並列太陽能雙雄。

Citicore的案場分布策略亦值得關注:今年完工的10座案場,將有6座位於馬尼拉南部、3座在北部,另1座供應用電密集的Visayas地區,形成全國性區域佈局,有助於電力分散與區域電網穩定。

印尼Pertamina入股:區域資本參與再生能源升級

今年稍早,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的再生能源子公司已入股Citicore 20%。這代表Citicore的擴張並非孤立個案,而是東南亞「油轉綠」與「區域整合」的延伸行動。Pertamina的入股,不僅帶來資金支援,也象徵能源企業在綠電投資的角色定位正在根本改變。

政策轉向:以國家招標系統主導綠能發展

近年來,菲律賓政府加速引導能源結構轉型,核心策略之一為以競標制度取代企業自由談判。也就是說,綠電開發商若要參與市場,需透過國家級招標案上網供電,而非僅靠與企業間的PPA(電力購售協議)簽約。

Citicore執行長也指出:「政府持續增加供電案場的招標項目,使企業主導的PPA市場在今年明顯受到擠壓。」

這種由政府主導電網電力調度的模式,雖可有效提升再生能源併網效率與市場透明度,但同時也排擠部分中小型企業或偏好長期合約的外資客戶,形成「高集中、低彈性」的新格局。

2030年太陽能發電占比達5.6%

根據能源部規劃,菲律賓設定在2030年將太陽能占比從目前的約3%提高至5.6%。Citicore的2.17 GW新增裝置容量若如期完成,將是推動此一目標的重要基石。

政府也同步調整上網電價制度、釋出土地用電資訊、加快併網審查流程,展現政策協同力道,試圖重建市場信心與電力韌性。

雙軌轉型成趨勢,民間與政府角色將持續協調

從Citicore的行動與政府的政策交錯來看,菲律賓能源轉型正進入「雙軌驅動、角色調整」的新階段:

  • 政府擴大主導權,提升市場透明度與調度效率;

  • 企業則透過跨國投資與大型案場擴張,推動轉型落地。

接下來幾年,關鍵問題將轉為:「如何協調公私部門角色與誘因?」、「如何建構符合轉型節奏的儲能與基礎建設?」、「是否能創造一個可預測、可參與、可擴張的綠電市場環境?」這些將決定菲律賓能否從再生能源追趕者,真正晉升為區域綠電標竿國家。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太陽能
電力
電網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