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東元電機(1504-TW)的馬達業務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川普總統上任後可能重啟貿易保護政策,這可能影響東元(1504-TW)的馬達業務。大馬達業務有機會受益於「美國製造」政策,訂單成長可期,但小馬達業務則可能因關稅而受阻。
東元電機(1504-TW)簡介:台灣重電及家電龍頭
東元電機(1504-TW)成立於1956年,是台灣歷史悠久的重電和家電製造商,在全球重電領域位居前五大。公司在台灣設有多個營業據點和服務中心,並擁有四家生產工廠。東元以生產馬達起家,並將核心技術延伸至家電產品,目前在台灣馬達市場佔有率超過五成。
為了更有效拓展業務,東元將業務劃分為三大事業群:
1. 機電系統暨自動化事業群(佔2023年營收53.3%):涵蓋工業馬達、變頻器、伺服系統、電動車、AGV(無人搬運車)等產品。
2. 智慧能源事業群(佔2023年營收19.8%):專注於零碳排及強韌電網相關能源工程、IDC網路數據中心、離岸風電變電站及儲能系統。
3. 空調暨智慧生活事業群(佔2023年營收20.3%):涵蓋家用及商用空調、冷凍冷藏工程、宅配通、東捷資訊及東訊等服務。
在馬達業務方面,東元在美國市場的大馬達市佔率約20%,小馬達約5%。近年來,東元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工程/儲能相關業務,佔比已快速提升至20%以上,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川普政策:挑戰與應對
川普的「美國製造」政策可能導致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這將直接衝擊東元的小馬達業務,因為其產能主要位於墨西哥。然而,東元在美國本土擁有大馬達產線,這將使其受益。
東元已取得約為年度預算7成的訂單,預估2025上半年將達成年度訂單目標,整體進度優於預期。考量整體機電事業各產品雖各有消長,但受惠大馬達市場成長,全年機電業務仍有至少10%的年成長率。
東元如何應對市場變局?
大馬達:擴大市場佔有率
相較於競爭對手,東元在美國本土擁有大馬達產線,因此能充分受益於「美國製造」政策,可望獲得更多訂單。公司目前已取得約為年度預算7成的訂單,預估2025上半年將達成年度訂單目標,整體進度優於預期。大馬達主要應用於電廠、大型機械等重工業領域,與基礎建設息息相關,需求相對穩定。
小馬達:關稅挑戰下的彈性應對
小馬達產能主要位於墨西哥,可能受到川普政府對墨西哥加徵關稅的影響。為此,東元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 產能轉移:若關稅壁壘提高,可考慮將新增的小馬達產能轉移至越南廠,以規避關稅風險,並評估越南廠的碳稅和運輸成本與墨西哥關稅,做出最佳決策。
* 提升美國產能:長期來看,可考慮將高階、客製化的小馬達產能在美國落地生產,同時擴大大馬達產能,以符合「美國製造」的要求,並提升產品價值。
* 產品組合優化:調整產品組合,將資源集中在高毛利的大馬達產品,以提升整體獲利能力。正如2024年第三季法說會中提到,東元透過提升高毛利產品比重,已帶動毛利率上升至26%。
營運展望與策略調整
東元在2024上半年受智慧能源佔比下降影響,全年營收較2023年下滑6.7%,但下半年毛利率提升,全年毛利率預估提升至25.75%。
展望2025年,在手訂單因綠能、電網及電氣化需求持續成長,遞延效應緩解使得營收動能回溫,預估營收將成長11.5%,毛利率略升至25.8%,費用率則因規模提升及產能調整而微降至13.7%。
東元正透過產品結構調整和產能優化來提升獲利能力。即使短期內小馬達業務可能面臨挑戰,但透過彈性策略,長期仍可望實現穩健成長。
關鍵追蹤指標
* 美國基礎建設支出與電網升級進度:追蹤美國電網強韌計畫的具體項目與預算分配,評估對東元大馬達及相關機電設備需求的影響。
* 墨西哥關稅政策變化:密切關注美國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尤其是馬達)的關稅政策調整,分析對東元小馬達業務成本及競爭力的影響。
* 東元在北美的產能擴張與整合進度:追蹤東元德州廠的產能利用率、新產線建設進度以及與西屋品牌整合效益,評估其在北美市場的競爭力提升情況。
東元將持續聚焦再生能源設備工程、節能/家電設備以及大馬達相關延伸產品三大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