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市場對於 CPO 導入時程的預期是何時 ?
原本市場預期 2025 年 3 月輝達將在 GTC 大會上正式發表二個 CPO 網路交換器平台,分別為 Spectrum-X Photonics Ethernet 和 Quantum-X Photonics InfiniBand,並同時宣布輝達下一代 GPU「Rubin」將開始導入 CPO 技術。
市場之所以會這樣預期的原因是因為「Rubin」將導入全新的 NVLink 6 介面,單顆 GPU 頻寬將一舉提升至 3,600 GB/s,然而,隨著 224G SerDes 技術已逼近物理極限,若依然維持現有 AEC 銅纜解決方案,所需的銅纜數量將會直接翻倍為 10,368 條才能滿足寬頻需求,這不僅大幅擠壓機櫃空間,也將帶來更嚴重的耗電與散熱挑戰。
換句話說,從機櫃空間到能源效率,種種現實限制讓市場普遍預期 NVIDIA 將在 Rubin 上結合 NVLink 6 與 CPO 技術,藉此實現更高效能的 GPU 間通信,徹底突破銅纜技術的瓶頸。在這樣的預期下,CPO 規模量產的時間有可能落在 2026 下半年,換句話說,全球 CPO 相關供應鏈廠商如 上詮 ( 3363 )、波若威 ( 3163 )、聯亞 ( 3081 )、聯鈞 ( 3450 )、奇景光電 ( HIMX ) 大概在 2026 下半年就會有 CPO 相關的營收貢獻,而且金額還很大。這也是為什麼今年 2 月前全球 CPO 相關供應鏈廠商的股價表現相當強勢的主要原因。
但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提到一個重要觀點:矽光子領域雖然具備爆發性的成長潛力,但同時也充滿高度不確定性。動能有多強?爆發點何時到來?這些都還沒有明確時間表。投資人若想真正掌握這波「光速商機」,就必須密切追蹤技術進程與產業趨勢,才能穩健布局、有效掌握時機。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猜到了,為什麼近期 CPO 相關概念股開始回檔。沒錯,關鍵就在於——市場對 CPO 實際導入時程的預期,出現了延後的訊號。
目前市場對於 CPO 導入時程的預期是何時 ?
雖然 2025 年 3 月輝達確實在 GTC 大會上正式發表二個 CPO 網路交換器平台,分別為 Spectrum-X Photonics Ethernet 和 Quantum-X Photonics InfiniBand,但卻沒有宣布輝達下一代 GPU「Rubin」將開始導入 CPO 技術。
而黃仁勳也明確表示,考量到可靠性和成本,輝達會盡可能長時間使用 AEC 銅纜解決方案。對於 CPO 族群而言,這是個相當嚴重的警訊,因為這表示 CPO 雖然在技術上具備優勢,但現階段尚未達到實用與經濟規模的門檻。因此,許多法人機構紛紛將 CPO 導入時程從 2026 下半年往後延到 2027 下半年,換句話說,市場目前普遍預期「Rubin Ultra」才會開始導入 CPO 技術。
換句話說,全球 CPO 相關供應鏈廠商的 CPO 相關營收的爆發時間點,將會從 2026 下半年延後到 2027 下半年,法人機構紛紛下調原本的財測,進而導致 CPO 相關概念股的股價明顯回檔。
為什麼 CPO 導入時程會延後 ?
根據市場調查,CPO 導入時程延後的主要原因有二個,分別如下
CPO 尚未克服商業化量產瓶頸,首先,因為 CPO 是將交換器 ASIC & 矽光子晶片封裝在同一個基板或模組中,對於封裝精度有極高的要求,其次,將高功耗晶片與溫度敏感的光模組封裝在一起,也帶來極高的熱管理挑戰,最後,CPO 因其高度整合性,帶來了維修與可用性的全新挑戰,一旦光模組失效,可能需要整組主機板或模組報廢,無法像傳統 pluggable 模組那樣快速更換
總結來說,CPO 雖然在技術上具備極高潛力,但目前從「開發階段 → 商業部署階段」的過渡尚未完成。各大供應鏈仍在積極克服封裝、散熱、維修與測試等挑戰,這也是為什麼市場目前普遍預期「Rubin Ultra」才會開始導入 CPO 技術。
AI 廠商短期聚焦「可落地」的擴建方案,4 大 CSP 等 AI 雲端大客戶目前擴建 AI 資料中心的優先選項仍以 Blackwell GPU + 800G 光模組 + 高速銅纜 為主,並未大規模導入 CPO。因為現階段 銅纜配光模組 不僅 成本可控、維運穩定,而且可以快速部署。換句話說,他們選擇「能夠落地執行的解決方案」,而非提前進入可能帶來高風險的技術轉換。
重要結論
經過今天的分析,我們應該可瞭解一件事情,CPO 絕對會來,但可能會晚一點來,換句話說,CPO 相關供應鏈的營收肯定會迎來成長,但可能要等到 2027-2028 年。那麼,投資人應該怎麼思考呢 ?
CPO 供應鏈中,有些企業的 EPS 依然是負值,僅是因為對於 CPO 的過度期待,就造成股價大幅上漲。目前的下跌趨勢,有望讓股價回到比較理性的價格,投資人可趁這個機會深入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營運狀況,提前鎖定營收和 EPS 擁有巨大成長空間的企業,然後等待時機並進場布局。
如果你想好好把握 CPO 帶來的巨大投資潛力,可選擇購買 優分析產業報告 全球&台灣光通訊產業即時動態,不僅有完整的產業介紹和發展趨勢,也有針對高成長潛力的企業進行營運分析,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不僅會隨時進行更新,每一季也會針對最新的產業動態進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