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歐洲電網投資時代來了?從德國看懂能源轉型下半場

2025年04月15日 16: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15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歐洲正迎來一波再生能源建設的高峰。根據歐盟執委會預估,2025年歐洲將新增 89GW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其中太陽能占 70GW、風電為 19GW,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發電端快馬加鞭?

這波快速成長背後,來自歐盟為實現氣候目標與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依賴所推動的政策壓力。太陽能與風電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關鍵力量。

不過,產業發展雖然加速,挑戰也隨之而來。例如法國近期宣布削減屋頂太陽能補貼,引發市場憂慮。一些主要國家的政策回調,可能導致 2025 年整體裝置展望下修。

同步升級:德國電網營運商大手筆投資 364 億歐元

在發電能力持續膨脹的同時,輸電基礎設施是否能承接綠能輸出,成為另一大關注焦點。

以德國為例,電網營運商 Amprion 宣布將在 2024–2029 年間投資 364 億歐元(約 400 億美元),用於升級與擴建高壓輸電網,相較前一輪投資計畫增加超過 32%。

這次投資目標是讓基礎設施能有效支撐再生能源的快速成長,特別是風場與大型太陽能基地的穩定輸出。

此外,為降低傳輸成本並提升電網調度效率,Amprion 建議應盡快將 太陽能發電業者與儲能系統正式納入調度體系,讓用電端具備更大彈性。

能源轉型雙重挑戰:發得快,更要送得動

歐洲目前正處於一個關鍵轉折點: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迅速,但電網建設卻難以跟上腳步。這樣的壓力不僅出現在德國,也逐漸蔓延至荷蘭、法國與西班牙等太陽能裝置快速成長的國家。

若歐盟希望按計畫達成 2030 年再生能源目標,除了每年維持 70GW 以上的太陽能新增量,更需同步推動電網升級與儲能建設。這些工程所帶來的龐大成本,最終大多仍將反映在用戶的電費中。

因此,如何在「綠能加速發展」與「電價合理負擔」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未來幾年監管單位與能源企業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電網
基礎建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