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已通知美國客戶,從週三起部分產品會加收附加費,以應對總統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也成為全球第一個開出漲價第一槍、把關稅轉嫁給客戶的公司。
美國自上週六起開始對多數國家商品徵收10%關稅,而從週三凌晨12:01(美東時間)起,還將對特定國家啟動更高的「對等關稅」制度,稅率將從11%-50%不等。這一舉措不僅衝擊供應鏈,也引發中國祭出報復性關稅,全球貿易戰與經濟衰退的風險迅速升溫。
雖然川普上週的公告中半導體產品獲得豁免,但記憶體模組與固態硬碟(SSD)並未被排除在關稅之外,因此這些廣泛應用於汽車、筆電及數據中心伺服器中的儲存裝置,將面臨價格調漲的情況。
美光的主要製造據點分布在亞洲,包括中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面對關稅衝擊,公司高層早在3月21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受關稅影響的區域,我們將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供需失衡也是漲價原因之一
除了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外,美光也在3月底向客戶發出通知,表示由於近期產品需求超出預期,公司將提高價格以因應供需失衡。因此,對許多美國客戶而言,這一波價格上漲實際上是雙重壓力的結果。
產業界怎麼看?
面對這波貿易政策變動,全球企業紛紛評估是否應自行吸收成本或將其轉嫁給終端客戶。
美光雖為美國公司,但其生產基地高度集中於亞洲(含中國、台灣、日本等地)。如此高的關稅壁壘,顯然已超過單一企業可自行吸收的範圍。
美光早在先前( 3月)的財報會議上便已預告「打算將關稅成本轉嫁客戶」。一位亞洲NAND模組製造商的高層表示,他們也採取跟Micron一樣的做法,要求美國客戶自己處理關稅問題,並強調:「如果客戶不願意負擔稅金,我們就無法出貨,這是你們政府的決定,我們無法為此負責。而且以這種稅率,沒有公司能大方地說我來吸收這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