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煉油出口高利時代結束?俄油新禁令上路,印度私營煉油商重塑市場布局

2025年07月22日 11: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印度煉油商倚賴俄油出口歐洲,如今風險暴增

近年來,印度煉油業者靠著大量進口俄羅斯受制裁的廉價原油,在全球市場佔盡成本優勢。

以私營龍頭Reliance Industries與由俄羅斯國營Rosneft參股的Nayara Energy為代表,這些企業加工後的柴油與航空燃油產品,多數出口至歐洲市場。

以Reliance為例,2025年前七個月每月平均出口283萬桶柴油與150萬桶航空燃油至歐洲,分別佔其總出口量約三成與六成,對利潤貢獻極大。但這種策略,如今面臨歐盟最新制裁打擊。

歐盟第18輪制裁直指「第三國加工俄油」產品

歐盟於7月19日通過第18輪對俄羅斯制裁,禁止自第三國進口使用俄羅斯原油所製成的成品油,僅少數西方國家例外。這項新規幾乎直接針對印度等將俄油「洗白」後再出口歐洲的行為,目的在封堵俄羅斯能源收入的間接渠道。

更具指標意義的是,Nayara Energy被列入此次制裁名單,為首家被點名的印度企業。這些措施將在六個月內逐步實施,給予產業短暫調整時間。

出口策略急轉彎:浮動倉儲、亞洲轉銷成應變方案

面對即將收緊的限制,產業消息人士指出,接下來國際貿易商將扮演更核心角色,協助印度煉油廠將成品油轉銷至歐洲以外地區。短期內,業者可能透過以下方式繞道出口:

  • 貨源互換(Swapping):將印度生產的柴油與中東貨源互換,再由後者名義出口至歐洲。

  • 浮動倉儲中繼:把印度柴油運至中東或西非海域的油輪進行臨時儲存,稍後再另行銷售。

  • 市場重新分配:航空燃油可能轉銷至亞洲或回流本地市場。

一位亞洲能源交易員坦言,雖然貿易商因此增加操作機會,但對生產端與消費者而言,意味著成本上升、流程複雜化歐洲市場隨之可能迎來更高的成品油價格,特別是在即將進入冬季之際。

國營煉油廠風險較低,亞洲仍是主力市場

與此同時,印度國營煉油廠如Mangalore Refinery and Petrochemicals Ltd(MRPL)則受影響較小。這些公司出口以亞洲市場為主,通常透過招標方式由第三方貿易商負責出口。MRPL執行長Kamath表示,公司並未直接與最終客戶交易,因此不認為新制裁會對其柴油出口造成實質影響。

根據LSEG數據顯示,近期部分MRPL的柴油貨物確實透過貿易商進入英國市場,但由於出口結構不同,制裁波及程度遠不如Reliance與Nayara。

前景展望:印度煉油出口模式或將重塑

這波制裁象徵歐洲意圖徹底斬斷俄油變形出口的「第三國轉手模式」,對Reliance、Nayara等依賴出口導向的私營煉油業者將造成深遠影響。

未來半年,這些企業勢必要:強化與亞洲、中東買家的關係;提升在非洲或中南美洲的滲透率;調整產品組合,轉向本地或鄰近市場消化能力較強的油品。

雖然短期內可能藉由貿易手法緩衝衝擊,但從長遠來看,印度煉油業的出口依賴結構與利潤來源勢必出現調整壓力。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柴油
原油
煉油
印度
俄羅斯
歐洲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