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應對供應鏈挑戰,漢翔Q1接單金額逾85億元、民用與國防並進拓展全球商機
軍工股龍頭漢翔(2364-TW)於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2025年首季已成功取得來自歐美日等地大型民航與發動機訂單,金額合計超過85億元,顯示公司近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已逐步見效。
國防業務方面,去年未交付的7架勇鷹機已於近期完成交機,2025年全年目標再交付18架,執行進度回穩。
其餘IDF、F-16與直升機維修案持續推進,加上無人機後勤與反制系統研發同步展開,軍用接單與執行動能仍具支撐力。
在供應鏈不穩與國防專案延遲的壓力下,113年合併營收仍達 393億元,稅前淨利為 27.8億元,年減 2.2%,EPS為 2.3元。
公司決議維持60%配發率,擬配發現金股利 1.38元,展現穩健經營下對股東回饋的承諾。
去年勇鷹交付延宕影響獲利,民航接單補上缺口
113年度合併營收達393億元,較前一年微幅成長,稅前淨利為27.8億元,年減2.2%,EPS為2.3元,整體獲利表現受到國外供應鏈斷鏈影響,致使高教機交付進度不如預期,原定交機 18 架勇鷹機僅部分完成,並因延遲交貨產生罰款。
不過,疫後民航市場強勁回升,公司積極推進國際接單,民用飛機與發動機業務成長動能強勁,支撐整體營收持續向上。
今年民航接單熱度延續,首季即取得超過85億元新訂單,展現過去全球布局開始顯現成效。
國防持續執行,無人機與維修業務並行推進
國防業務方面,去年遞延的7架勇鷹機已於近期完成交機,今年將依合約再交付18架,公司目前正全力趕工。
此外,IDF、F-16、軍用直升機等機型維修持續進行,勇鷹機後勤維保需求亦隨量產規模擴大而提升。
針對國防產業政策趨勢,漢翔積極投入無人機相關技術與「無人機反制系統」研發,預計今年將有成果釋出。
多元布局成形:鍛造、儲能、生技三路並進
除航空主業外,漢翔持續拓展新業務。3月推出首款儲能產品「電力島」,應用自家技術提供用電大戶彈性用電解決方案,並迅速與馬來西亞縱橫集團展開合作,推進產品於東南亞市場落地。此外,雙方也合作規劃於美國廠設置生技醫療產品產線,作為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政策變動的前瞻部署。
在製造技術方面,漢翔岡山廠區於上週正式啟用鍛造廠,推進高附加價值的「恆溫鍛造」製程,強化發動機零組件生產能力,同時持續開發「熱塑性複合材料」,朝低成本、高品質製程邁進,布局新世代航空材料市場。
多元動能構築中長期競爭力,重點觀察三方向
漢翔面對供應鏈與國際環境挑戰,展現營運彈性與技術深化成果,透過民航與軍用業務雙引擎支撐,加上無人機、儲能與新材料等新興領域布局,逐步建立中長期成長基礎。
後續可持續觀察三大方向:
-
民航與發動機出貨節奏是否延續回升趨勢
-
無人機反制系統與新產品進度是否如期釋出
-
多元事業如儲能與生技業務,能否轉化為營收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