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1519) 拿下美國星際之門首單變壓器20億元,訂單能見度直達2028年

2025年07月25日 16: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7月25日,華城(1519-TW) 同步除息與除權,現金股利 9 元加上股票股利 1 元共計 10 元。儘管參考價為 591 元,開盤即以 610 元強勢跳空,盤中更飆上 629 元,漲幅一度達 6.42%,強勢填息表現引發市場關注。投資人對其未來營運展望普遍看好,反映在積極買盤與樂觀預期之中。

上半年再創高峰

根據財報,華城 6 月營收達 23.3 億元,月增 43.07%、年增 20.97%;第二季營收達 60.73 億元,季增 37.3%、年增 30.7%,創歷史次高;上半年合併營收則達 104.94 億元,年增 36.58%,創同期新高。這波成長主要由於變壓器產品線高毛利結構調整成功,加上出口美國的比重節節攀升,外銷比重自 2023 年的 36% 預期 2025 年將突破 50%,毛利率同步走升。

外銷主力產品為中大型變壓器,特別是高壓與超高壓等利基型產品,客戶結構亦優化為八成集中在美國電力公司等核心長約對象,取代過去 EPC 統包工程商為主的模式,穩定性與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美國星際之門訂單落袋

華城近期最大利多來自美國AI基礎建設旗艦計畫「星際之門」(Stargate),這項由 OpenAI、SoftBank 與 Oracle 主導的超級專案,原本計畫在德州打造全球最大AI資料中心,總投資金額高達 5,000 億美元。雖然因內部協調進度稍作調整,首階段轉為年底前於俄亥俄州先建小型資料中心,但德州第一座主力基地已於今年正式動工,資金與設備需求進入爆發初期,華城正是該計畫首期 20 億元變壓器訂單的供應商

隨著 AI 伺服器耗電量暴增,一組 AI 機櫃的耗電量可達 80kW,是傳統伺服器的 20 倍。法人指出,未來 AI 產業的瓶頸將不再是晶片,而是電力供應,變壓器將成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根據預估,美國電力公司 2025 年資本支出將達 2027 億美元,年增 8.74%,強勁推升高壓變壓器與基礎電力設備的需求。在這股結構性成長動能帶動下,華城已成為美國 17 家電力公司核心供應商之一,並以 2~3 年交期搭配穩定的品質與技術實力,展現高度競爭力,明顯優於歐洲一線大廠 4~5 年的交貨水準。

訂單能見度直達2028年

為應對快速湧入的高階訂單,華城 2024 至 2026 年每年持續擴產 30~40%。其中,觀音三廠預計 2025 年底完工、2026 年正式投產,整體產能提升幅度可達 30%。目前三座主要工廠分工明確:中壢廠專攻小型變壓器、觀音廠製造中大型設備、台中廠則承接超高壓變壓器製造。技術上也穩步升級,台中廠已成功交付 525kV 升壓變壓器至美國極端氣候區域,展現強大研發能力與國際驗證。

目前華城在手訂單金額超過 300 億元,訂單已排到 2028 年,部分產品甚至延伸至 2030 年,客戶為因應 AI 與能源轉型需求,紛紛簽下 3 至 5 年長約,也有美國電力公司直接發出「趕工令」並提供追加獎金,顯示其生產效能已獲國際認可。

市場預期 2025 年營收將挑戰 250 億元,2026 年上看 300 億元,EPS 可望超越 2024 年的 9.87 元,再創歷史新高。即使美國對台變壓器課徵 10% 關稅,華城也已在新合約中納入吸收條款,舊訂單亦多可與客戶協調分攤,實質衝擊有限。隨著台灣內需穩固、美國 Stargate 計畫逐步啟動、電網建設進程加速,華城作為全球電力基礎建設核心供應商,後市表現值得持續關注。

 

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變壓器
AI
AI伺服器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