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日本政府債券市場正在適應一個較少央行干預的環境。儘管長期利率持續上升,但日本央行似乎沒有立即介入的跡象。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於上週五表示,若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導致殖利率急劇上升,央行可能會加強購債。然而,這只是重申該行自去年7月開始縮減購債計畫時的立場。
植田強調,日本央行仍堅持讓市場力量決定長期利率的政策方向。自去年放棄將殖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政策後,日本央行已設定極高的門檻來啟動緊急購債計畫,僅會在殖利率出現劇烈且持續的上升時才考慮採取行動。
日本國債殖利率為何上升?
自去年10月以來,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穩步上升,最初受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的影響。今年1月,日本央行決定將短期利率上調至0.5%,加上日本國內GDP與通膨數據強勁,進一步推動了殖利率上升。上週四,10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15年來新高1.44%,市場押注日本央行可能進一步升息。
儘管植田的言論使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上週五降至1.42%,但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殖利率尚未見頂,未來幾週可能升至1.5%。岡三證券首席債券策略師Naoya Hasegawa認為,10年期殖利率有很大機率在3月底前達到1.5%。
日本央行將如何應對?
根據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預測日本央行今年可能再升息一次,但掉期市場的交易顯示,部分投資人認為有69%的機率會再升息兩次。
目前,日本央行正在逐步減少購債規模,計畫到2026年3月將每月購債金額減半至3兆日圓。但以目前的減持速度,市場預計要耗時約七年才能將585兆日圓的持債規模減半,相當於日本GDP的總量。
前日本央行政策委員Sayuri Shirai認為,即便殖利率繼續上升,日本央行仍不太可能進行緊急購債,因為其主要目標是降低龐大的國債持有量。她指出,「目前的縮減購債步調已經相當溫和,政府可能只要10年期殖利率保持在2%以下,就不會有太大擔憂。」
日本央行計畫在今年6月對2026年3月前的縮減購債計畫進行評估,並制定2026年4月之後的政策方向。如果長期殖利率持續上升,可能影響央行縮減購債的步伐,甚至影響短期政策利率的調整時機。
川普政策是否會影響日本債市?
有分析師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的汽車關稅政策可能成為影響日本債市的變數。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Takahide Kiuchi表示,若市場對日本經濟前景感到擔憂並導致股市下跌,日本公債可能因避險需求而受到買盤支撐,從而壓低殖利率。
總體而言,日本央行目前仍維持觀望態度,除非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否則短期內不太可能重新大規模介入市場。然而,隨著市場對央行升息預期的變化,以及外部風險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個月的政策走向仍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