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於今 (21) 日公布最新的外銷訂單統計,受惠於全球科技應用持續擴張,特別是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推升我國外銷訂單金額持續攀升 。9 月份外銷訂單金額達 702.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大幅增加 30.5%,寫下「連 8 紅」佳績,並刷新單月歷史新高紀錄 。同時,累計第 3 季和前 3 季的訂單金額亦雙雙刷新紀錄 。
數據顯示,114 年 9 月份外銷訂單總額為 702.2 億美元,較上個月增加 102.0 億美元,增幅達 17.0%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大幅增長 164.3 億美元,增幅高達 30.5% 。按新台幣計算,年增率亦達 24.1% 。
從季度來看,第 3 季外銷訂單總額達到 1,906.9 億美元,較上季增加 6.3%,較上年同季增加 23.8%,雙雙創下單季新高 。累計今年前 3 季,外銷訂單金額達 5,243.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954.7 億美元,增幅為 22.3%,表現同樣刷新紀錄 。
在主要接單貨品方面,資訊通信產品和電子產品成為推升整體訂單成長的兩大火車頭,並雙雙創下單月新高 。
資訊通信產品: 9 月訂單金額達 234.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長 33.1% 。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推升伺服器、網通產品等接單成長 。累計前 3 季,資訊通信產品較上年同期增長 25.9% 。
電子產品: 9 月訂單金額達 277.3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45.9% 。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應用持續擴增,帶動 IC 製造、晶片通路、IC 設計、印刷電路板、封測、被動元件及記憶體等接單成長 。累計前 3 季,電子產品較上年同期增長 36.6%,表現亮眼 。
光學器材: 9 月訂單為 20.9 億美元,因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等接單成長,較上年同月增長 11.2% 。傳統貨品表現則呈現分歧 ;機械產品因半導體設備及自動化設備訂單增加,年增 11.4% ;化學品因藥品及石化產品接單成長,年增 1.4% ;基本金屬製品受鋼市需求續疲影響,年減 6.3% ;塑橡膠製品則受海外同業產能過剩持續抑低接單動能,年減 10.0% 。
從訂單來源地區來看,美國仍居首位,訂單金額達 252.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大幅增長 40.2%,主要以電子產品增加 40.5 億美元或增 53.1% 較多 。東協地區訂單成長最為強勁,達 147.4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57.5%,主要來自電子產品和資訊通信產品接單的顯著成長 。
經濟部統計處綜合分析:9 月外銷訂單雖受部分傳統貨品需求仍未明顯回溫及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但整體增幅仍主要歸功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 。
展望未來,儘管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持續牽制全球經貿動能,但新興科技商機如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的持續拓展,將對我國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相關供應鏈需求提供穩固支撐 ,加上第 4 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預計將進一步挹注外銷接單動能,今年全年外銷訂單有望刷新歷史紀錄。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