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資料標註新創公司 Surge AI 正準備進行公司創立以來首次募資,目標金額高達 10 億美元。他們已聘請財務顧問協助募資,這次募資不只是想擴大公司規模,也會讓公司員工有機會將部分持股變現。
那為什麼這時候要募資?因為更知名的競爭對手 Scale AI 最近流失大客戶,Surge AI 正打算把握市場變化帶來的機會,趁勢擴張。
這家公司憑什麼這麼猛?估值有比 Scale AI 更高嗎?
Surge AI 的創辦人是 Edwin Chen,他曾在 Google 和 Meta 擔任工程師。跟一般矽谷公司不太一樣,這家公司一開始完全靠創辦人自己出錢經營,沒靠風險投資,而且從一開始就有獲利。去年營收就超過 10 億美元,已經高過 Scale AI 的 8.7 億美元。
他們的主打是高品質、精準的資料標註服務,這對訓練 AI 模型來說非常重要,客戶包括 Google、OpenAI、Anthropic 等 AI 大廠。
根據消息來源透露,Surge AI 目前估值超過 150 億美元,而且隨著投資人洽談進行中,最終估值可能還會更高。做個比較,Scale AI 去年估值約為 140 億美元,後來 Meta 投資後,估值接近 290 億美元,作為交易的一部分,Scale AI 執行長汪滔(Alexandr Wang)將加入 Meta,領導一個全新的「超級智慧實驗室」。
RLHF 推升高品質標註需求
近年來,隨著 AI 訓練越來越仰賴「人類回饋強化學習」(RLHF),大家對於細緻、準確的資料標註需求也大增。Surge AI 剛好看準這個機會,選擇的做法不是找便宜的大量工人,而是跟一群技術很強的專業外包標註者合作,提供高價高質的標註服務,獲得不少 AI 實驗室青睞。
RLHF:是一種訓練 AI 的方法,透過人類幫 AI 評分與選擇更好回應,讓 AI 表現更貼近人類期待。這正是 Surge AI 的強項,他們提供高品質、細緻的人力標註資料,特別適合用於 RLHF 訓練,為像頂尖 AI 公司提供訓練大型語言模型所需的關鍵數據,因此在 RLHF 需求快速成長的趨勢下,Surge AI 的服務變得特別有價值。
更重要的是,Meta 入股 Scale AI 後,引發 OpenAI 和 Scale 最大客戶 Google 等公司疑慮,擔心自己的 AI 研發計畫會被 Meta 掌握,因此準備停止與 Scale AI 合作。這波轉單潮,正是 Surge AI 的絕佳機會。
投資人怎麼看資料標註的需求?
這次募資金額這麼大,也是一種市場測試。資料標註在 AI 訓練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有投資人認為這是一個長期剛需,需求不會減少。
但也有人擔心,隨著 AI 越來越進步,將來可能會用 AI 自動標註資料,到時就不需要這麼多人力,利潤可能會變低,整個產業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