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週四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中發表主題演講,表示中國經濟在2025年開局穩健,並有望達成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因為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他強調,將會推出更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來支撐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外資退卻,中國釋出投資友善訊號?
根據丁薛祥的說法,「今年前兩個月,經濟延續了去年第四季的復甦勢頭,穩步起步」。他指出,「今年大約5%的增長目標是經過精密計算與縝密規劃所設定,擁有成長潛力與有利條件的雙重支持,再加上強有力的政策措施。」
丁薛祥強調,將實施「更具主動性與有效性的總體經濟政策」,以全面擴大內需,穩定外貿與外資。他也承諾,中國將持續擴大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誠摯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在中國發展」。
面對自新冠疫情以來持續減少的外國直接投資,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25年1月外資年減13.4%,約為135億美元。外資企業對中國地緣政治風險、監管趨嚴以及國有企業的制度優勢感到疑慮重重。
房市與股市如何撐起消費信心?
針對房地產與股市問題,丁薛祥表示,政策制定者將加大力度,「促進房地產與股市的健康發展」。分析師指出,這一舉措對於鼓勵中國消費者支出至關重要,因為中國家庭財富約有70%集中於房地產資產。
丁薛祥也提及中國在新能源車、人工智慧、生物製造與量子科技領域的競爭力。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邁向新的前沿,加快實現高水準的科技自立自強。」
高喊開放,矛頭直指川普新關稅政策?
儘管中國強調自立自強,丁薛祥也重申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週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訊息,呼籲各國「應該開放市場,堅決反對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
根據最新消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4月2日起實施新一波「對等」關稅,針對對美產品設有貿易壁壘的國家,可能涵蓋中國。川普本月已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20%關稅,中國也以對美國農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作為回應。
這場經濟政策與國際貿易的拉鋸戰,或將持續牽動全球市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