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面對中美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市場正在重新評估對科技產品的需求結構。英特爾Intel(INTC-US)週四表示,儘管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加上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卻意外地讓該公司舊晶片的需求迅速上升。然而,這項現象雖短期提供了銷售支撐,卻可能對其長期策略帶來不小挑戰。
舊晶片需求上升,是利多還是隱憂?
英特爾產品部門執行長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表示:「在個人電腦(PC)與數據資料中心的業務中,我們觀察到舊晶片的需求強勁。」此趨勢背後的原因是全球經濟前景惡化,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全球性關稅政策,使企業和消費者為了節省成本,轉向價格更便宜的舊款處理器。
Running Point Capital 投資長 Michael Ashley Schulman 指出:「舊晶片賣得特別好,正透露出一個明顯的經濟警訊:現在經濟不穩,大家傾向選擇夠用就好,不會花大錢去買最先進的技術。」
Technalysis Research 首席分析師 Bob O'Donnell 指出:「舊晶片的低價雖然吸引人,但會壓縮英特爾的獲利,也拖慢AI電腦晶片的普及速度。」換句話說,這種現象可能在短期內提升出貨量,卻削弱了企業推動高階技術轉型的能力。
關稅壓力加劇囤貨潮,新晶片布局前景堪憂
在貿易政策反覆無常的背景下,英特爾週四公布第一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對第二季做出保守預測。雖然目前川普政府尚未對晶片課徵新關稅,但中國方面已對美國製晶片祭出高達85%的報復性關稅。
根據Bernstein分析,中國每年自美國進口約100億美元的晶片,其中約80億美元為英特爾在美組裝的中央處理器(CPU),這對英特爾銷往中國這一最大市場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英特爾財務長 David Zinsner 表示:「因為美國及其他地區的貿易政策變動頻繁,加上法規風險升高,所以經濟放緩、甚至可能衰退的機率正在上升,未來成本也勢必會增加。」
在這種不確定性下,企業為了避險而提前「囤貨」,使英特爾第一季銷售表現超出華爾街預期。然而,這種對舊晶片的依賴,讓該公司難以推動其具備 AI 功能的新一代處理器,進一步影響未來的產品佈局與市佔率。
此外,英特爾目前寄望 AI 技術與微軟(Microsoft)新一代 Windows 系統,能夠帶動 PC 市場的復甦。然而,在不穩定的國際貿易政策與經濟壓力之下,是否能成功促進消費者更換新設備,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