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長債殖利率攀升:受到川普與聯準會對立升溫影響,政治風險推升長期債殖利率走高。
• 短債吸金潮湧現:市場尋求避險與高流動性資產,短期公債基金吸引逾181億美元流入,創下兩年半新高紀錄。
• 資產配置策略轉向:投資人偏好短債以便未來資金靈活調動至風險性資產,觀察聯準會政策走向成為關鍵。
👉 本日總經趨勢顯示:長短債殖利率分歧加劇,政治風險推升期限溢酬,資金明顯偏好短債避險配置,市場轉趨保守觀望。
殖利率曲線出現三年來最明顯的陡峭化
📌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升超過7個基點,來到4.403%。
📌2年期殖利率則下跌至3.747%,導致2年與10年期的殖利率差擴大至約65個基點,創下三年來新高。
近期美國公債市場出現顯著變化,長短期殖利率走勢分歧。
而美國短期政府公債基金在4月吸引大量資金淨流入,達到181億美元,有望創下兩年半來單月新高;反觀整體債券基金市場則出現477億美元資金淨流出。
政治風險與經濟疑慮交織,市場尋求避險
造成長短債市場走勢分歧的背後主因,是對美國總統川普與聯準會主席鮑爾之間緊張關係的擔憂升溫。
川普不僅公開施壓要求降息,甚至暗示可能解雇鮑爾,讓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產生疑慮。
此一不確定性推升了「期限溢酬」(term premium),即投資人要求持有長債所需的額外報酬,使長債殖利率走高。
而短債則因安全性高、波動較小,加上短期殖利率已接近長債水準,使投資人選擇轉向短債基金作為資金避風港,特別是來自散戶與財富管理機構的配置需求顯著增加。
市場看法:短期資金傾向防禦布局,長期仍觀望政策走向
從投資行為來看,目前市場對未來經濟走勢與貨幣政策方向依舊保持高度敏感。
根據CME數據,交易員預估聯準會在6月降息的機率為63%。
分析師指出,當市場每次出現有關關稅或政策不確定性的消息時,都會刺激資金進一步轉向短債部位以避險。
整體而言,市場目前正處於觀望態勢,等待更明確的政策訊號以決定風險資產的重新配置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