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歐洲天然氣儲存怎麼做?從戰略儲備到地緣風險一次看懂

2025年04月23日 13: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2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歐洲的天然氣戰略正處於轉型關鍵期。隨著地緣衝突加劇與能源全球化的不確定性上升,天然氣不再只是發電燃料,而是國家安全與政策主權的試金石。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能源依賴的脆弱性被赤裸揭露,也倒逼歐洲開始思考如何構建更堅韌的天然氣儲備體系。

能源依賴歷史與危機觸發

歐洲天然氣需求嚴重依賴進口,本地產能(如挪威北海氣田)僅占約1/3,遠遠不足以供應。而俄羅斯原本是歐洲最大供應國,但戰爭前夕刻意削減供應,造成歷史性能源危機。

至此,歐洲迅速轉向LNG進口,其中美國供應占比高達45%,諷刺的是,俄羅斯在2024年仍佔19%。

假象多元的供應體系,藏著真實風險

歐洲現有的能源結構看似多元,但實則極端脆弱。多個潛在風險可輕易中斷關鍵供應鏈:

🔺北海設施攻擊(實體與網攻)
🔺北非動盪: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均屬高風險地區
🔺美國政策突變:基於《1950年國防生產法》限制出口
🔺霍爾木茲海峽封鎖:牽動全球20%油氣通道
🔺極端氣候衝擊:如墨西哥灣颶風摧毀LNG設施

借鏡戰略石油儲備:建立天然氣版本的「能源保險」

儘管歐洲目前已有一定規模的天然氣儲存設施,其功能大多仍侷限於市場導向的商業庫存,難以在地緣風險下發揮戰略作用。

這些設施雖具備儲存約年需求四分之一的能力,卻缺乏統一調度與應變彈性。在此背景下,建立由政府出資且不受市場波動影響的獨立儲備管理體系成為可行選項。

該體系應仿效戰略石油儲備(SPR)概念,針對天然氣建立類似的「能源保險」,以在供應突發中斷時快速調度資源。這不僅能強化歐洲的能源安全,也能在下一場危機中確保主動權。

📌什麼是戰略石油儲備(SPR)?
戰略石油儲備是由政府設立、用來在能源供應出現重大中斷時動用的緊急原油儲存庫

成本評估與技術可行性

若歐洲試圖達成與SPR相同的儲備規模,即儲存三個月的天然氣消耗量,將需投入近340億美元與龐大基礎設施資源

此目標雖具戰略價值,但短期內幾乎難以達成。然而,若以實際操作與應急效率為優先,儲備約兩個月的LNG進口量,足以作為應對短期供應中斷的緩衝機制。

此外,歐洲可善用北海沿岸眾多退役油氣田,將其改建為地下儲氣空間,降低新建設施的投資門檻。這樣的資源再利用模式能有效提升儲能彈性,也更符合歐洲整體的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目標。

全球供應契機:低價時代是布局時機

當前正值國際LNG供應重整之際,特別是美國與卡達的產能擴張已進入實質落地階段。這一波供給增長預期將在短期內壓抑價格波動,並提供市場更多穩定來源。

對歐洲而言,這正是建立戰略儲備系統的理想時刻:在價格相對低檔、供應充裕的窗口期間提前部署,可有效降低儲備建設的財務負擔。

因此,趁著全球供應利多、地緣情勢尚未全面惡化之前,完成戰略儲備布局,將有助歐洲為未來不確定風險提前建構一道防火牆。

政策建議與未來展望

歐洲透過設立由公共資金支撐的獨立管理機構,不僅能避免市場波動帶來的干擾,也能提升儲備體系的整體靈活性與決策效率。

🔸為加速儲能基礎建設的落實,歐盟層級亦應提供相關補助與低利融資工具,以鼓勵成員國投入必要資源。

🔹此外,歐洲應與主要天然氣供應國簽署長期合約,並協商預留特定配額作為戰略用途,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可即時動用。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石油
天然氣
油氣產業
歐盟
LNG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