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氨能正當紅:美日砸40億搶佔話語權,台肥(1722)也加入佈局賽道!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10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全球能源產業正發生一件看似冷門、但戰略地位驟升的事:氨(Ammonia)不只是肥料,更是低碳燃料的潛力新星。

2025年4月,美國化肥大廠 CF Industries 宣布,將與日本電力龍頭 JERA 及投資集團三井物產合資,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投資40億美元,興建全球規模最大的低碳氨(藍氨)工廠

這座新設施預計 2029 年投產,年產能高達 140萬公噸,成為當今碳捕捉效率最高的氨能生產基地之一。

氨是什麼?為什麼全球都在搶?

氨(NH₃)是由氮與氫組成的無色氣體,傳統上用於肥料與化工品生產。但近年來,隨著氫能與碳排治理技術發展,氨的角色也被重新定義。

它既可以作為氫的儲存媒介(因氨比氫更穩定易儲運),也可直接應用於海運、發電等高碳排領域作為低碳替代燃料。根據製程與碳排強度不同,氨目前可分為:

☁️灰氨傳統天然氣重組製成,碳排高

☁️藍氨:同樣以天然氣為基底,但搭配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大幅減碳

☁️綠氨:用再生能源電解水製氫,幾近零碳排,但成本昂貴

目前藍氨被視為「過渡型解方」,平衡了商業可行性與碳排要求。


※全球氨市場正穩健擴張,預計將從2022年的199.41百萬噸成長至2027年的237.56百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3.56%。此一增幅顯示氨在肥料、化工與低碳能源應用中的持續需求,尤其在藍氨與液態氨推動下,市場正邁向更具能源轉型意義的新階段。

國際在爭氨,台灣也沒有缺席

今年四月,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 舉辦能源論壇,邀請產業專家探討如何以數位科技提升能源效率,並攜手產業建構氫氨產業鏈,助力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不只如此,為支持綠色成長與淨零轉型,環境部推出「加強投資綠色成長淨零產業實施方案」,國發基金成立「綠色成長基金」計劃投資新台幣 100 億元支持淨零永續新興產業。

將涵蓋資源循環、前瞻能源技術、深度節能等領域,預計於 2025 年第二季 受理投資案件申請。


※亞太地區(APAC)持續主導全球氨市場,2022年佔比達58.43%,並將於2027年微幅增至59.33%。歐洲與北美則維持約15–20%市佔,成長幅度有限,但在藍氨與綠氨的政策布局與技術投資上,扮演先行者角色。

國內最大液氨供應商:台肥(1722)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1722-TW)創立於1946年,是台灣化肥產業的先驅與最大液氨供應商公司專注於化肥、液氨與化學品生產,同時積極拓展氫能、藍氨與綠色能源相關業務。

近年致力於低碳轉型與永續發展,透過技術升級與國際合作,強化在能源轉型下的新角色與市場競爭力,也積極搶進下一代能源市場:

♻️認證藍氨先行:2025年第一季,台肥將供應國內首批6,000噸藍氨,目標協助半導體、化工、電子等高碳耗產業降低碳足跡。

♻️國際合作布局:與三井物產、韓國三星物產、CIP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投入氨能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綠氨
藍氨
台肥
數據分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