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美中關係持續緊張,加上川普若重返白宮後可能重啟對華高關稅政策,供應鏈分散已成台灣自行車產業的關鍵策略。
越南憑藉地理位置、優惠政策及貿易協定紅利,迅速崛起為全球自行車供應鏈的新樞紐。台資企業如巨大、明係、桂盟及愛地雅等,正加速布局越南,搶占市場先機。
地緣政治推動供應鏈轉移:越南的關鍵優勢
在地緣政治和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中,越南憑藉政策與地理優勢,迅速成為全球供應鏈轉移的焦點,尤其是在自行車製造業和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領域的吸引力日益提升。
從2025年起,越南製造的自行車和E-Bike出口歐盟可享受零關稅待遇,出口美國的E-Bike關稅也將降至11%。這些政策紅利在美中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讓越南成為眾多企業的理想替代方案。
越南吸引外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地理位置優越:越南在「中國大陸+1」策略中地位突出,特別是海防市等地區的工業用地需求快速增長,使其成為製造業轉移的首選地之一。
✅ 供應鏈分散效應:越南完善的產業布局有效降低了美中貿易摩擦對企業供應鏈的衝擊,滿足了品牌客戶分散供應來源的戰略需求。
✅ 貿易協定支持:越南得益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等貿易協定,顯著提升其製造基地的競爭力。越南工貿部報告顯示,新一代FTA每年為越南帶來數百億美元的出口收入,同時吸引了大量外來投資。
台灣企業的越南布局
隨著地緣政治與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越南憑藉政策紅利與成本優勢成為台灣自行車企業的佈局重點。以下是主要企業在越南的發展現況與策略:
🚲 巨大(9921-TW)
越南設廠現況:已設立子公司,取得越南平陽省設廠用地,規劃分三期建設,年產能最高達100萬台,但因北美市場庫存去化未完全,目前越南廠進度放緩。
設廠原因與策略:調整供應鏈布局,利用越南廠供應歐美市場,大陸廠則聚焦內銷與東亞市場。
🚲 明係(6804-TW)
越南設廠現況:已決定在越南設自行車組裝廠,專攻中高階自行車生產,明係以885萬美元購地建廠,預計2025年動工,2026年底量產。
設廠原因與策略:配合FTA及CPTPP零關稅紅利,長期布局歐美及加拿大市場,同時分散風險、降低成本並提升規模效益。
🚲 愛地雅(8933-TW)
越南設廠現況:已有車架廠,現有車架及前叉生產線已供應歐洲市場,未來有計劃增設自行車組裝產線,現正評估擴增組車廠的可行性。
設廠原因與策略:目標滿足歐美市場對E-Bike需求的增長,因地緣政治影響,提升越南廠產能。
🚲 桂盟(5306-TW)
越南設廠現況:早已在越南設廠,生產鏈條並支持主要品牌客戶。全球客戶湧入越南,帶動桂盟業績穩定增長。
設廠原因與策略:提供短鏈供應模式,快速響應客戶需求,並降低運輸成本。
雖然越南已成為自行車供應鏈轉移的核心,但企業仍需應對一些挑戰。北美市場庫存壓力尚未完全緩解,客戶下單態度保守,市場復甦時間仍不明朗,影響新廠建設進度。此外,越南的基礎設施與技術人才供應仍有不足,短期內難以完全滿足快速增長的產能需求。
未來,台資自行車企業要在全球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必須克服上述挑戰,提升越南供應鏈的效率與韌性,從而在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