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簽署了一項藥價改革的行政命令,打算讓美國人不再花比其他國家高出好幾倍的價格買藥。他提出的「最惠國價格」政策,意思是要求藥廠把美國的藥價降到跟其他國家差不多的水準。川普表示:「我們要把中間人排除掉,讓美國民眾可以直接用最優惠的價格買藥。」
這個中間商指的是藥品福利管理公司(PBMs),像是 CVS Health(CVS-US)、UnitedHealth Group(UNH-US)、Cigna(CI-US)等公司,他們原本是幫保險公司和藥廠談價格的,但現在變成改革的對象。他們的股票應聲下跌,CVS 股價下跌 5%、UnitedHealth 下跌 0.5%、Cigna 下跌 6%。
美國藥廠的股價先跌後漲
週一,一開始市場對川普的命令有點緊張,美國幾家大型藥廠的股價一度下跌。不過,因為這個命令的細節不明、執行起來可能會卡關甚至被告,投資人後來反而鬆了一口氣,像艾伯維AbbVie(ABBV-US)、禮來Eli Lilly(LLY-US)、安進Amgen(AMGN-US)、輝瑞Pfizer(PFE-US)和默克Merck(MRK-US)的股價在開盤後反彈上漲 2.1%-4.8%。
分析師指出,雖然這項改革聲勢浩大,但要真的落實還得經過很多挑戰,例如美國不像其他國家有統一健保系統,藥價是各家保險和藥廠自己談的;有些國家的藥價根本沒公開,美國要怎麼比價也有難度。
國際藥廠也受影響
這波政策不只影響美國,連全球製藥公司都受到波及。像是日本的 Daiichi Sankyo 股價下跌超過 8%,因為他們賣很多藥到美國;印度的 Biocon、Lupin 也因出口依賴美國而股價下跌。澳洲的醫療保健類股下跌 1.4%,日本製藥板塊下跌 6.5%,是當地股市表現最差的產業之一。
瑞銀(UBS)分析估計,如果川普提出的「最惠國價格」政策真的上路,對那些花最多錢的藥品實施國際參考定價,到了2028 年,全球藥廠的淨利可能會減少 8%。簡單說,就是藥價被壓低後,藥廠賺的錢會變少。看得出來,美國市場對這些國際藥廠來說有多重要。
藥廠與中間商怎麼回應?
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PhrMA)表示:「如果要讓美國藥價降下來,真正該處理的問題是外國沒付出公平成本,還有中間商讓藥價變得更貴。」
公平成本:指的是應該由各國合理分攤藥品研發的費用與價值。PhRMA 的立場是不能只讓美國人買單,其他國家也應該付出對等代價。
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執行長 John Crowley 表示:「最惠國價格這個政策問題很大,會重創美國的中小型生技公司。」
至於中間商 CVS 則回應說:「公司支持總統關注藥廠定價問題,也希望能和政府討論如何讓藥價更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