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5.03.30

中國農耕產業再升級:2030年前打造9,000萬公頃「高標準農田」,鞏固糧食安全

圖片來源:Reuters/TPG

2025年3月3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面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壓力和全球糧價波動,中國正加速強化「自給自足」戰略。國務院在3月30日發布新一輪農業發展藍圖,計畫在2030年前建成9,000萬公頃(約2億英畝)的高標準農田,並在2035年前,全面把所有符合資格的「永久基本農田」升級成高標準農田,目標明確:鞏固國內糧食安全底線。

所謂「永久基本農田」,是指中國為保障糧食生產而劃設、不得改作他用的耕地。這次政策提出的「高標準」,不只是畫地為田,更是要把灌溉、水利、機械作業等基礎設施全面升級,讓農田更抗旱、產量更高。

中國農糧貿易情況

中國農業貿易正出現結構性調整。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中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為2,152億美元,年減7.9%;同期出口則成長4.1%,達1,030億美元。雖然出口穩步上升,但全年貿易逆差仍高達1,121.5億美元。

從進口來源來看,美洲依然是中國農業供應鏈的核心,特別是巴西,2024年對中國出口達526億美元,穩居最大單一供應國。

儘管目前農業貿易仍呈現逆差,但整體市場正穩健成長。根據預測,中國農業總產值將自2025年的1.78兆美元攀升至2029年的2.09兆美元。貿易面方面,2025年進口總值預估達2,102.4億美元,年均成長率為4.49%;出口則預估達434億美元,年均成長率為3.44%。

中國耕地分布

2023年,黑龍江以1,530萬公頃耕地面積穩居全國第一,河南、山東緊隨其後;同年全國穀物總產量達6.41億公噸,水果產量也同步成長。到了2024年,稻米產量達2.075億公噸,小麥1.4億公噸,玉米更高達2.9492億公噸,進一步凸顯中國作為農業大國的地位。

此外,「綠色農業」也同步發展中。黑龍江不僅種得多,也走在有機農業前線——早在2022年,有機農田面積就達456萬公頃,是全國最高,展現中國農業邁向永續轉型的決心與行動力。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農糧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