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加劇,製造業復甦能否持續?

圖片來源:AP美聯社

2025年2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製造業在2025年1月出現了近兩年來的首次擴張,但隨著貿易政策變動及關稅威脅的加劇,這一復甦能否持續仍存在變數。

Husco執行長Austin Ramirez原本計畫在墨西哥設廠,以擴大其全球生產並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然而,因為新一屆政府的貿易政策,這項計畫變得不確定。Ramirez表示,「六個月前,墨西哥是一個很合理的選擇,」但現在,他開始重新評估這一決策。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大力推動製造業復甦,承諾實施關稅和減少監管,這幫助他在威斯康辛等搖擺州贏得支持。然而,關稅政策的真正成本如今變得更加明顯。例如,對鋼鐵和鋁材的額外25%關稅雖然有助於本土鋼鐵廠,但卻推高了Husco等使用這些原材料企業的成本。

貿易戰陰影下,企業投資何去何從?

關稅的不確定性使許多企業難以制定長期供應鏈策略。Snap-On執行長Nick Pinchuk指出,許多客戶仍受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包括貿易戰、移民爭議以及持續的通膨

美國製造業占GDP的10.3%,曾因聯準會在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的緊縮政策而受到嚴重打擊。儘管聯準會自2024年9月起開始降息,但製造業的增長仍然乏力。1月的製造業成長數據雖令人鼓舞,但經濟學家對關稅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表示擔憂。

仍有企業保持增長,但前景難料?

儘管挑戰重重,部分企業仍表現良好。例如,總部位於聖路易的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Emerson,在本季度的獲利超出預期,主要受益於閥門與調節器部門的強勁需求。執行長Lal Karsanbhai預計,訂單量將在今年下半年大幅提升。

然而,即便是這些表現強勁的企業,也不得不因應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Emerson表示,若對墨西哥的新關稅生效,公司將調整價格,以保護其利潤。

消費者支出減弱,製造業未來仍存隱憂?

市場分析師David MacGregor原本預計美國製造業將迎來2025年的穩定增長,然而近期情勢變化,使企業開始「踩煞車」。他特別提到,最新的企業財報顯示,消費者對於大型非必需品的支出減弱,這對於依賴高價商品的企業影響甚大。

例如,總部位於密爾瓦基的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預計2025年的營收與獲利將持平或下降5%,因為消費者對高價娛樂產品的需求減弱。疫情期間,這類產品曾因封鎖而熱銷,但如今,通膨與高利率讓消費者更傾向於優先支出在基本生活所需。

企業未來該如何應對?

Northcoast Research總監John Healy指出,市場原本預期消費者信心會在未來幾個月回升,但目前尚未在零售市場上顯現。他強調,儘管聯準會已開始降息,但消費者貸款成本僅略有下降,未能有效刺激大宗消費。

對於Husco而言,墨西哥的擴張計畫仍然在考量之中,但執行長Ramirez坦言,美國並不是合適的選擇,因為新工廠的產品具有高勞動成本,他可能會轉向印度等低成本國家。但他也警告:「關稅政策可能隨時變化,因此現在做決策變得更加困難。」

美國製造業的復甦面臨諸多變數,從關稅政策到消費者支出趨勢,都將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環境下,靈活應對變局,並尋找適合的市場策略,將成為企業能否在未來競爭中立足的關鍵。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美國
製造業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