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雖然國內呼籲減稅的聲音日益高漲,日本政府卻選擇以更審慎的態度回應。首相石破茂近日公開表示,政府雖然準備採取更多刺激經濟的手段,卻排除全面下調消費稅的可能。
這一政策立場不僅反映日本財政空間的有限性,也突顯了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憂慮。
為何日本不願下調消費稅?面對美國關稅打擊,日本政府表態謹慎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週一表示,面對美國提高關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日本政府準備採取更多刺激經濟的措施。
然而,他同時明確表示,不考慮下調消費稅率。雖然反對黨與部分執政黨議員呼籲將現行10%的消費稅率下調,以協助家庭應對生活成本上升,但他強調應針對受衝擊最嚴重的家庭提供援助,而非採取全面性措施。
石破於國會中表示:「政府將毫不猶豫地採取更多措施來緩解美國加徵關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但他也補充:「重點應放在最受打擊的族群,而非全面性減稅」。他指出,雖然其他國家曾針對食品項目實施稅率減免,但日本稅率本就偏低,且面臨高齡化社會及嚴峻財政問題,因此必須審慎考量。
日本經濟下滑初現警訊?首季GDP預估出現負成長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顯示,儘管減稅的呼聲高漲,但日本第一季經濟可能出現一年來的首次萎縮。初步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預計將於本週五公布。
石破強調:「討論減稅容易,但若不一併討論如何支付社會福利與退休金成本,便是不負責任的作法」。這番話也凸顯出政府在政策選擇上的兩難處境。
破產與服務業信心下降反映經濟壓力擴大
日本經濟面臨的不僅是增稅爭議。根據民間智庫帝國數據銀行(Teikoku Databank)週一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4月日本共有826家公司破產,年增率達8.7%,且已連續36個月呈現增加趨勢。
政府於同日發布的服務業信心指數亦顯示,4月份服務業景氣惡化,主要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
汽車產業也感受到壓力,Mazda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3月結束的財政年度,該公司淨利下降45.1%,並暫緩公布2026年3月的全年財測。
財政壓力束縛政策彈性,日本恐難實施大規模支出
儘管經濟表現疲弱,日本的公共債務問題使政府難以推動大規模刺激支出或永久性減稅。目前,日本的公共債務規模已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為主要經濟體中最高,主因是長年支應社會福利支出。
此外,隨著日本央行逐步結束貨幣寬鬆政策,包括減少購債與提高短期利率,籌資成本勢必上升。
本月日本超長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逾20年新高,部分原因即是投資人擔憂財政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