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被擋,大同(2371)遭政府停權三年不得投標,是危機還是轉機?從政府案轉向全球市場的關鍵轉捩點

2025年05月16日 16:5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大同官網

大同(2371-TW)因過去違反政府採購法規,面臨三年內不得參與政府標案的困境此事件不僅直接衝擊其電力事業群,也引發市場對公司整體營運策略的關注。

面對此一突發狀況,大同(2371-TW)強調目前營運穩健,公司將把重心轉向民營市場與海外布局,以加速轉型並降低對政府標案的依賴。

停權事件始末與影響評估

大同於昨(15日)日發布重訊說明,表示接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通知,因2009與2010年承接的內政部移民署兩項標案,遭認定涉及《政府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規範,將自即日起停止其參與政府公共工程投標資格為期三年

根據公司說明,此次停權主要影響電力事業群在台灣公共工程領域的投標權利,而該領域近年約佔電力事業群總營收的50%。雖對未來新案承攬產生限制,但公司強調此次處分不影響現有已得標標案的履約與營收認列,整體營運與財務結構依然正常穩健。

大同(2371-TW)目前在手訂單總額約210億元,訂單能見度已達2027年,涵蓋多項國內外電力設備、機電整合與海外接單專案。

雖然停權事件是在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和電網升級的背景下,將直接影響原本大同(2371-TW)在國內市場的拓展,不過未來將透過強化民間市場拓展與海外佈局策略,包含美、日、中東、泰國、越南等既有市場,積極擴大代工、策略聯盟與機電承攬業務,補足台灣公共標案所可能造成的缺口。

從地方競標者到全球供應鏈玩家?

面對停權處分,大同(2371-TW)已擬定多項應對策略,力求將衝擊降至最低:

  • 加強民營企業業務拓展: 將重心轉向拓展民營企業的電力設備及工程業務,以彌補公共工程標案的損失。
  • 積極發展海外市場: 海外電力市場先鎖定美國、日本、越南、泰國,東南亞市場正在尋找合作夥伴。
  • 調整國內接單策略: 轉向以代工及機電工程承攬方式拓展內銷民營市場,並尋求異業或同業策略聯盟及併購機會,擴大營運規模。

從過去以台灣為核心的老牌工業品牌,走向全球製造供應鏈與通路整合平台,公司正在加速其角色轉型,雖然中短期內無法承接政府標案導致部分營收結構需重新調整,但公司已同步推動泰國、越南、中東與日本等地的產能布局,並持續探索異業策略聯盟、併購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大同已與KPMG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美國戰略性投資計畫,涵蓋兩大方向:一是尋找美國在地製造夥伴,二是建立北美銷售通路。

你以為的利空,正是轉向全球市場的關鍵轉捩點

此次遭政府採購停權事件,無疑為大同(2371-TW)帶來短期衝擊,但是在全球能源轉型及電網升級的大趨勢下,電力設備市場仍具備龐大商機

不能接政府標,不代表不能成長!

政府標案停權不代表業務停滯,反而可能促成產業升級與全球化佈局的深化,從大同(2371-TW)的應對策略可看出,將轉向高毛利的海外市場、私部門合作與策略結盟。

其實大型企業在面對法規或市場的突變時,若能以「結構性反應」快速替代受限資源,轉向新市場與新供應鏈,反而可能脫胎換骨

大同(2371-TW)正處在這樣的關鍵時間點—當政府標案成為過去式,若能積極調整營運策略,加強民營企業業務拓展、拓展海外市場,並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仍有機會在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領域站穩腳步,迎來新的成長契機。

能源轉型與電力設備市場趨勢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各國紛紛加大對再生能源及電網基礎設施的投資,為電力設備市場帶來龐大商機。

尤其美國電力設備市場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2024年美國變壓器進口金額年增40%至80.2億美元,其中電力變壓器年增54%至29億美元。

美國本土供應鏈受限於原料短缺與產能瓶頸,進口需求大增,台灣廠商因此受惠,大同(2371-TW)作為台灣主要重電設備供應商之一,積極拓展美國市場,預期將持續受惠於美國基礎建設升級與資料中心用電需求大增的趨勢。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電力
轉型
台灣
能源
電網
全球
設備
美國
產業
變壓器
重電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