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綠能補助變數升高:DOE啟動審計,美國能源政策走向反轉臨界點?

2025年05月16日 21: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5月1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能源政策再次被推向政治與行政交界的灰色地帶。

根據能源部(DOE)發布聲明,川普政府已啟動對拜登時期核發的約150億美元能源補助案的全面審計行動,首波將針對電網建設與製造供應鏈計畫進行資料複審與項目風險評估。

審計對象為何?能源部點名「倉促發放」

能源部長克表示,此次審查聚焦於拜登政府任期後段「快速核發」的補助案,認為部分計畫審查程序不夠嚴謹,潛在違反政府投資與風險控管標準。

⚠️此次被點名的補助項目,大多來自電網部署辦公室(Grid Deployment Office)製造與能源供應鏈辦公室(Office of 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Supply Chains),涵蓋範圍包括大型電網升級計畫、電池與半導體產業擴建,以及綠色能源製造鏈的補助申請。

業界與前朝官員:恐影響綠能供應計畫穩定

對此,拜登政府時期的能源部副幕僚長提出批評,指責審查動作「具有政治意圖」,可能使能源基礎建設計畫陷入行政拖延。

這些項目在技術與財務層面都已經過嚴格評估,大多數目的在於強化美國能源基礎、擴大量能與產業安全。

確實,部分補助項目旨在支持戰略性供應鏈重建,如鋰電池回收、電力傳輸線現代化與在地化製造,對於推動能源轉型具有中長期關鍵意義。一旦遭到暫停或取消,將可能打擊產業信心與投資動能。

審查依據為何?

根據DOE的公開說明,能源部依法可對已核發之補助進行「階段性進度審查」(progress review),若認定項目不符技術、財務或法律標準,有權修改或終止合約

該審查作業目前尚處初期階段,DOE已開始向企業索取額外資料,並表示將優先處理「商業規模大型計畫」。

這類裁量雖屬合法範疇,但根據行政慣例,過去較少出現在政黨輪替後短期內大規模啟動,因為恐牽涉政治立場差異與合約法風險。倘若本次審計導致項目大幅調整,不排除業界採取法律行動。

綠能產業政策面臨「預期落差風險」

此番審計風波反映出,美國綠能政策雖由《降低通膨法案》(IRA)提供資金框架與法源依據,但具體的執行與資金流動仍深受行政裁量影響。

隨著川普政府重新掌權,未來若無法確保政策連續性與合約執行預期,恐對綠能產業投資形成「制度風險折價」(policy risk discount)。目前DOE尚未公布首波審核結果,但後續若進一步擴及其他辦公室與補助項目,可能波及規模遠超150億美元。( 見此報導 )

📌「制度風險折價」(policy risk discount

是一個在財經與政策分析中常見的概念,用來描述當政策不穩定或具有變動風險時,市場或投資人會降低對某項資產、產業或國家給予的估值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投資者不確定政府會不會突然改變政策方向、砍掉補助、改變法規,所以我對這個產業或項目願意付出的價格就會「打折」。

結語:觀察重點與風險提醒

本次DOE能源補助審計是否純屬依法行政,或將演變為能源政策「逆行修正」,尚待觀察。值得關注的包括:

第一批遭重新審查的項目類型與企業分布;政策不確定性對投資計畫的延後或縮減效應;未來是否擴及其他補助領域(如EV充電站、氫能產業)。

在能源轉型進入基礎建設與製造擴張階段之際,政策穩定性已成為新時代綠能投資的核心考量。補助審計風波正提醒市場:即使有法案支持與資金承諾,執行端的政治與行政變數仍不可忽視。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電網
電力
製造業
供應鏈
美國
川普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