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當英國只剩一座高爐,政府為什麼非出手不可?

2025年04月14日 15:5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鋼鐵不只是建設的基礎,更是國家戰略實力的象徵。當生產鏈面臨斷裂風險、企業決策權掌握在外資手中,英國政府為何選在復活節假期緊急立法接管?這場牽動產業主權與國家安全的事件,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為何接管?

英國政府在復活節假期緊急召開國會會議,通過立法接管中資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該公司是英國唯一仍在運作的煉鋼廠,目前面臨倒閉危機。

這家公司自2020年起由中國的寧波富邦精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Jingye Group)經營。英國政府提出約5億英鎊(約6.54億美元)補助,協助其轉型為綠色鋼鐵生產。但精業集團(Jingye Group)拒絕,並打算改變營運模式,將鋼材自中國運往英國加工,停止當地高爐煉鋼製程、將公司轉型為純加工廠。

此舉恐導致英國喪失原生鋼製造能力,英國政府認為這將危及產業自主與國家利益,因此決定出手介入。

高爐(blast furnace):是一種大型冶煉設備,能持續高溫運轉,用來將鐵礦石與焦炭等原料煉成鐵水,是傳統煉製原生鋼的重要設施。

原鋼不能停

所謂「原生鋼(virgin steel)」,是指從鐵礦石與焦炭等原料高溫冶煉出來的鋼鐵,這是許多基礎建設與高強度用途所必需的原料。相較之下,「回收鋼(recycled steel)」則是利用廢鋼再生。

目前英國鋼鐵(British Steel)在斯坎索普(Scunthorpe)的煉鋼廠每日虧損約70萬英鎊(約91.6萬美元)。若該工廠關閉,國內將更仰賴進口鋼材,對供應鏈穩定與產業自主構成潛在風險。

中資受阻

英國商務大臣Reynolds指出,鋼鐵產業具高度戰略意義,因此不應再讓外資企業涉入,尤其是中國企業。他表示:「我不會再讓中國公司進入我們的鋼鐵產業,鋼鐵是一個敏感的領域。」他同時指出,像精業集團(Jingye Group)這類大型企業與中國共產黨有直接關係,中國政府應該理解英方的顧慮。

此次立法讓英國政府能指揮公司營運、保障員工薪資與持續供應原料。若狀況無法改善,英國政府也不排除完全將公司國有化,這將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規模的國有化行動。

未來怎麼走?

英國政府強調這項接管只是階段性措施,會爭取時間協商解決方案,也準備在2025年春季公布新的鋼鐵產業發展方向與長期規劃。政府計劃投入25億英鎊(約32.7億美元),用來協助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包括補助英國鋼鐵(British Steel)興建低碳電弧爐。不過,新的生產線預計要到2027年或2028年才會投產。

鋼鐵工會與業界普遍支持政府的行動,認為這是維持就業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鋼鐵
英國
中資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