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交易所巨頭齊會「台北國際期貨論壇」熱議3大主題:假日交易、AI與加密貨幣期貨

2025年10月20日 17:0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由期貨公會與期交所共同主辦的「2025 台北國際期貨論壇」於上周五 (10/17),在金管會「台灣週」活動期間盛大舉行,吸引逾 130 位國內外交易所代表、期貨從業人員及各界人士參與,今年討論主題聚焦在 AI、假日交易與加密貨幣期貨

期貨公會副理事長陳品呈致詞表示,期貨交易在價格發現、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上,已成為全球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面對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全球經貿波動與挑戰,期貨業的角色更顯關鍵,不僅要協助客戶穩健經營,更要善用衍生性商品控管風險,在市場波動中尋找新契機。

期交所副總經理楊朝舜指出,期交所持續以創新與制度優化,協助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近期推出週五到期台指選擇權,並研議假日交易機制、導入 AI 技術建置交易資訊觀測站與風險偵測平台,同時積極與學界合作培育專業人才,以服務本地投資人、吸引國際資金並強化全球連結。

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趨勢:假日交易與加密貨幣期貨成焦點

首場專題座談由期交所副總楊朝舜主持,邀請香港交易所 (HKEX)、大阪交易所 (OSE)、那斯達克交易所 (Nasdaq)、芝商所 (CME) 及歐交所 (Eurex) 的代表與談,共同探討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場發展趨勢。

港交所表示,其推動假日交易、惡劣天氣交易旨在與國際接軌,並已獲本地業界廣泛支持。港交所擁有包括 ETF、指數編製公司、造市商及完整避險機制在內的完整生態圈。

大阪交易所分享,自 2022 年推出假日交易以來,目前成交量已達平日的 40% 至 50%。對於假日銀行未營業導致部分投資人無法轉帳的問題,該交易所採第二工作日結算及提前收取加乘保證金因應。此外,大阪交易所已成立小組研究虛擬貨幣期貨,待日本稅收法規與監管體系完善後,希望有機會推出。

CME 指出,其加密貨幣期貨及選擇權持續強勢成長,今年以來日均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05%。CME 與 Google 雲端合作試行通用帳本(GCUL),以提升在近乎 7 天 24 小時交易下的結算效率與韌性,但要實現真正的全天候交易,仍需明確監管與跨境法規協調。

那斯達克交易所預計明年推出 24 小時股票交易,並已考慮到流動性問題,將通過暫停交易等措施應對個別公司事件的風險。歐交所觀察到機構投資人交易部位有分散到美國以外地區的趨勢,例如 MSCI 世界指數中,美股占比已從去年的 81% 下滑至 72%,並觀察到德指期貨、歐盟 50 期貨等歐洲市場交易量有所增長。

關稅衝擊下的期貨業資產配置策略

第二場專題座談聚焦在對等關稅衝擊下,期貨業如何協助客戶進行資產配置與管理。

元大期貨副總經理劉峰安表示,關稅議題帶來的波動可能成為獲利契機,槓桿交易商提供的美股差價契約 (CFD) 可直接放空避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街口投信基金經理人林泳光指出,對等關稅直接牽動原物料市場,投資人如今可透過期信業者將原物料商品轉為原物料期貨 ETF,以更簡單、安全便利的方式參與行情。

永豐期貨副總張嘉成建議,投資人可透過期貨顧問業者的平台多元訂購策略,以提升資產配置彈性。企業則可運用期貨鎖定未來原料或能源成本,期貨顧問在教育訓練與訊息提供上扮演重要角色。群益期貨經理鄭兆庭認為,衍生性商品能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期貨經理事業專注風險管理與資產增值並重,協助投資人在市場震盪中保持理性,不因短期波動影響長期布局。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台灣週
台北國際期貨論壇
期貨公會
期交所
假日交易
AI
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