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國營的 Kuvimba Mining House 宣布,將於今年第三季在 Sandawana 鋰礦區動工興建鋰精礦廠,投資金額達2.7億美元,預計於2027年初投產。
根據2024年統計資料,辛巴威鋰礦產量達2.2萬公噸,為全球第四大、非洲最大鋰產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具關鍵地位。
中資合作建廠
鋰精礦廠是由 Kuvimba 與兩家中國金屬企業合作興建及營運,設計年處理量為60萬公噸。根據該公司執行長 Trevor Barnard 說法,中資企業將負責建廠並營運至少五年,之後再將設施移交予 Kuvimba。由於合作細節尚在磋商階段,合作企業名稱目前未對外公布。並表示,正在完成最後幾項協議、確保當地產業條件符合合作夥伴的需求。
在等待新廠動工期間,Kuvimba 也已提前展開礦石處理作業。目前公司已於 Sandawana 礦區儲存鋰礦石,並將部分礦石運往 Gwanda 加工。該加工設施由中國青山控股集團設立,該集團還從事鎳與不鏽鋼生產業務。
鋰價下滑重創產業
過去兩年,鋰市場受中國產量過剩影響,價格下跌近九成,導致多項礦業開發計畫停擺並出現裁員潮。不過,部分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加上礦商減產,可能促使今年需求超過供給。 Kuvimba 執行長還表示,預估鋰價將在2027年回升,與鋰精礦廠預計投入生產時間一致。
此外,辛巴威政府亦已宣布自2027年起禁止鋰精礦出口政策,以推動本地加工。屆時,來自中國的浙江華友鈷業(Zhejiang Huayou Cobalt)與中礦資源公司(Sinomine)預期將完成在當地設立的加工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