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公里新規」上路在即 PHEV銷量歐洲暴增59%、印尼暴衝近20倍 全球混合動力車市場全面洗牌

2025年10月14日 15: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圖片來源:Reuters
未來的混合車將更傾向以電力為主行駛,讓駕駛幾乎「開電車的體驗」,又沒有續航焦慮。根據最新產業數據,PHEV銷量在歐洲暴增59%、印尼暴衝近20倍 中國車廠正在以PHEV為槓桿,再度強攻全球市場主導權。

中國準備再一次顛覆全球車市規則。從2026年1月1日開始,凡是出口自中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都必須能以純電行駛至少100公里。

這條規定的核心意圖,是中國要從「量產」轉向「精品」,不再靠大量出口低續航的平價混合車,而是推動車企開發更高效、更長續航的產品,尤其是瞄準歐洲市場。去年(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大增190%,創下641萬輛紀錄,帶來約1,174億美元收入。今年出口雖仍成長,但隨著新政策調整,全年預計將略降至580萬至620萬輛之間。

對車廠來說,這項法規幾乎宣告「短程混合車」時代結束。過去那種只能跑個50公里就得啟動油引擎的PHEV,未來可能會變成庫存品。業內人士指出,車廠不會再為小市場特製舊款混合車,而是把重心放在長續航的增程式電動車(EREV)。像Zeekr和小鵬(Xpeng)等中國品牌,早已推出續航超過300至400公里、最高充電功率達500kW的新一代車款,性能逼近純電車。

這項政策不只影響出口,也反映中國國內市場的方向。中國一年賣出超過3,200萬輛車,主要城市現在已只核發電動車與長續航混合車的新牌照。加上新燃油效率標準上路,未來的混合車將更傾向以電力為主行駛,讓駕駛幾乎「開電車的體驗」,又沒有續航焦慮。

PHEV與傳統混合車大不同 靈活駕駛模式成消費者轉型首選

PHEV與傳統混合動力車(HEV)最大的不同在於「電池容量與充電來源」。PHEV配備容量更大的電池,並能透過家用插座或公共充電站(SPKLU)進行外部充電,使車輛能以純電行駛數十公里,實現零排放的短程出行;而傳統混合車則只能依靠汽油引擎與煞車動能回收為電池充電,電動行駛距離有限,更多是作為引擎的輔助系統。

PHEV的另一大優勢在於「靈活的駕駛模式」。車主可在三種模式中切換:純電模式(full electric)、混合模式(hybrid)與燃油優先模式,能同時滿足日常短途零排放與長途行駛需求,成為介於燃油車與純電車之間的理想過渡方案。

歐洲PHEV銷量暴增59% 中國品牌市占5.5%超越雷諾與奧迪

受惠於歐洲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銷售熱潮,中國品牌在今年8月的歐洲汽車市場表現亮眼,總銷量達43,500輛,市占率達5.5%,年增121%,首次超越雷諾(Renault)的37,800輛與奧迪(Audi)的41,300輛。

JATO Dynamics的數據顯示,8月歐洲28國的PHEV銷量暴增59%,達近84,000輛,其中中國品牌的PHEV銷量更暴衝14倍,達11,000輛。比亞迪(BYD)的Seal U、奇瑞(Chery)旗下的Jaecoo J7,以及上汽名爵(SAIC MG)的MG HS,都名列歐洲前十名暢銷PHEV車款。

專家指出,歐洲現在的PHEV熱潮,其實正好和中國推出「百公里新規」一拍即合。中國在提高出口車標準的同時,歐洲市場也正好迎來對長續航混合車的大量需求,雙方形成了互相推動的局面。

比亞迪(BYD)更宣布,將在2028年前把所有在歐洲販售的電動車改為當地生產,藉此避開歐盟的高額關稅。這代表中國車企不只是在升級技術、賣更好的車,更是在歐洲市場扎根、佈局,準備在全球新能源車競賽中搶下長期的領先位置。

印尼PHEV銷量暴衝近20倍 東南亞市場成新能源新熱點

不只是歐洲,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在汽車保有量高達2,000萬輛的印尼市場,同樣展現驚人增長。2025年1月至8月,PHEV銷量已達2,774輛,遠超2024年全年僅136輛的紀錄,年增幅接近20倍,顯示印尼消費者正快速接受新能源車技術。

根據當地市場數據,截至2025年2月,比亞迪(BYD)、五菱(Wuling)與奇瑞(Chery)位居印尼純電車(BEV)銷售前三名,其中由BYD穩居市場領導地位。

隨著印尼政府積極推動充電設施建設與提供購車稅務優惠,新能源車正從都市逐步向二線城市普及。PHEV因兼具油電雙優勢,被視為印尼消費者從燃油車過渡到純電車的「關鍵橋樑」。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電動車
汽車工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