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全球金屬市場近期出現明顯波動,銅價於5月15日下跌,反映出市場對中美暫停關稅的短暫樂觀情緒已逐漸消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下滑0.2%,報每公噸9,587.50美元,結束連續五個交易日上漲的趨勢。
銅價預期下修,市場重估需求前景
中美雙方日前達成90天關稅暫停協議,初期曾提振市場情緒,使銅價一度升至4月2日以來新高的9,664美元。不過,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指出,這不過是暫時休戰,許多結構性問題仍未解決,尤其中國經濟已顯現出長期損傷跡象,使需求前景再度蒙上陰影。
花旗集團分析師則預測,隨著「搶先出貨」效應逐漸退場,第三季銅價將回落至8,800美元,低於本季的9,300美元平均價。他們認為,儘管雙邊談判仍在進行,但整體關稅水準遠高於今年4月前,預料將對實體金屬消費帶來壓力。
美國內需撐盤,潛藏新關稅風險
短期內,美國市場對銅的強勁需求持續支撐價格,導致COMEX銅期貨價格高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基準價。不過,華府目前正針對金屬進口啟動新一輪關稅調查,一旦政策正式上路,可能促使美國國內銅庫存迅速被消化,進而引發進口需求短期急遽下滑,對整體價格形成另一波壓力。
非銅金屬同步承壓,中國需求轉弱成關鍵
除了銅之外,5月15日LME其他金屬也出現走弱跡象:
🔹 鋁下滑1.1%,至每公噸2,499.50美元。
🔹 鋅下滑1.4%,至每公噸 2,726.50 美元。
🔹 鎳下滑0.5%,至每公噸 15,785 美元。
🔹 錫上漲0.6%,至每公噸 32,950 美元。
🔹 鉛上漲0.4%,至每公噸 2,002 美元。
先前鋁、鋅和鎳的價格之所以能暫時上揚,是因為一些原本押注價格會下跌的投資人,為了止損或獲利了結而回補買單,這種短期買盤讓價格出現反彈。不過,這樣的支撐力道已經明顯減弱。
Marex經紀公司高級金屬策略師Alastair Munro指出,隨著金屬價格偏高,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購買意願明顯下滑,導致整體需求疲弱。儘管中國對鋁產量實施長期限制政策,但短期內仍難抵銷需求減少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