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面對美國關稅威脅,歐洲藥廠要求歐盟降低營運成本避免出走!

2025年04月16日 16: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1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法國媒體《Les Echos》週二報導,近30家全球大型製藥公司,包括輝瑞(Pfizer)、禮來(Eli Lilly )和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寫信給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希望歐盟幫他們擋住美國的藥品關稅,或至少讓他們在歐洲的營運成本不要那麼高。

為什麼他們那麼緊張?原因很簡單,美國市場藥價比較高,賺得多;反觀在歐洲,藥價比較便宜,利潤相對小。這些藥廠表示,如果美國真的對歐洲藥品課稅,製藥產業會陷入「兩頭燒」的困境——在歐洲賺得少,還要被美國課稅,根本無法經營。

美國市場的重要性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製藥市場,歐盟2023年對美國出口醫療與製藥產品高達900億歐元(約1014.9億美元),凸顯美國和歐洲的藥品供應鏈其實連得非常緊密,不只是賣藥,還牽涉到原料、製造、生產等各個環節。

另外,美國的藥品平均價格是某些歐洲國家(如法國)的兩倍。這就是為什麼藥廠說:「如果美國要課稅,我們可能就乾脆把生產和投資移去美國算了。」

美國市場太大、太重要,若歐盟不出手,製藥業可能就會往美國傾斜,長期對歐洲不利,也會讓整體藥品供應鏈更不穩定。事實上,很多歐洲藥廠已經在美國擴建生產設施了。

藥廠對歐盟的要求

這些藥廠希望歐盟能做幾件事,來幫助他們撐過這波挑戰:

1. 補償創新研發成本:藥廠強調過去十年來,他們花很多錢研發創新藥,並且都是自己吸收成本,希望歐盟可以幫忙補貼一下。

2. 簡化法規:現在要推出一款新藥,在歐洲得跑好多國家做臨床試驗,規定複雜又花時間,他們希望流程能更簡單。

3. 反對新增廢水處理費用:即將上路的新規定會增加成本,藥廠覺得太負擔。

4. 讓歐洲更具吸引力:希望能營造一個讓藥廠願意留下來的經營環境,不然大家都跑去美國了。

他們在信中寫道:「我們希望在未來幾週內與歐盟合作,確保這些提案成為實際政策,造福歐洲病患與經濟發展。」

重點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在意?

如果你是投資人,或者關心產業趨勢,有兩個重點值得注意:

1. 產業轉移的風險:如果美國課稅真的實施,不少藥廠可能會加速將生產線或研發中心移往美國,這會讓歐洲在全球醫藥產業的重要性下降。

2. 供應鏈受到衝擊:歐美藥品供應鏈緊密連結,一旦關稅成真,勢必對現有的跨境製藥合作模式帶來重大衝擊,很可能會影響整體藥品供應穩定,進而影響病患使用。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生技醫療
製藥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