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二宣布,將對進口銅徵收50%關稅,並計劃針對晶片與藥品推出長期威脅的高額關稅,進一步擴大其貿易戰行動,全球市場因此震盪。
川普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除了前一天已對包括日本與南韓在內的14個主要貿易夥伴施壓調高關稅外,他仍威脅將對巴西、印度及其他金磚國家(BRICS)的產品徵收10%關稅。
儘管如此,川普強調,美國與歐盟及中國的貿易談判「進展良好」,但也補充稱,距離對歐盟發出正式關稅通知只剩數日。
這個最新進展可能為本已深受關稅不確定性衝擊的全球經濟帶來進一步不穩定。川普的宣布使美國銅期貨價格應聲上漲超過10%,銅廣泛應用於電動車、軍事裝備、電網及多項消費性產品。儘管新關稅的生效日期尚未確定,該金屬將加入美國對鋼、鋁及汽車進口已施行的徵稅清單。
美國藥品類股則因川普威脅對進口藥品徵收高達200%關稅而下挫,該關稅可能延後約一年實施。
同時,面對川普將原定週三的最後期限推遲至8月1日,其他國家也紛紛採取行動,試圖減輕潛在損失。
川普政府曾於4月初公布一系列針對各國的專案關稅,並承諾「90天內完成90份協議」。但截至目前,僅與英國及越南達成兩項協議,川普稱與印度的協議已接近完成。
「美國終於開始向那些佔我們便宜還在背後嘲笑我們愚蠢的國家收錢,這是時候了,」川普表示。
川普週二晚間透過社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稱,週三上午將至少發布7份關稅通知,下午還會有更多,並未透露進一步細節。許多貿易夥伴表示,川普政府突如其來的關稅公告,使雙邊磋商進退兩難。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算,針對14國進口商品的新一輪加稅,將把美國有效關稅率推高至17.6%,高於先前的15.8%,為1934年以來最高水準。
川普政府視關稅為重要財政收入來源。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表示,華府迄今已收取約1000億美元關稅,全年可能累計至3000億美元,遠高於過去每年約800億美元的規模。
週二,S&P 500指數小幅收跌,此前一天市場因關稅消息而大幅拋售。
川普還提到,將「很可能」在兩天內通知歐盟其出口產品將面臨的關稅稅率。他補充說,歐盟在談判中「對美國相當友善」。歐盟作為美國最大雙邊貿易夥伴,據歐方消息人士透露,計劃在8月1日前敲定協議,為飛機、醫療器材&器械及烈酒等主要出口產業爭取讓步,並考慮對在美國設有大型生產基地的歐洲車廠提供保護機制。
然而,德國財政部長Lars Klingbeil警告,若雙方無法達成公平協議,歐盟已準備好採取報復措施。
日本方面,面臨可能高達25%關稅,正在爭取汽車產業的優惠,並表明不會為了早期協議犧牲國內影響力強大的農業部門。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誠週二表示,談判空間仍有限。
南韓也面臨25%關稅風險,表示未來數週將加緊協商,以「達成雙方互利結果」。
華盛頓與北京在6月已就貿易框架達成共識,但細節尚未明朗,市場正密切觀察,該協議能否在美國設定的8月12日期限前落實,或再度破局。
「我們最近與中國的關係相當不錯,雙方相處融洽,他們在貿易協議上相當公平,說實話,」川普透露,他正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保持密切聯繫。
此外,川普宣布將對以下國家產品課徵新一輪關稅:突尼西亞、馬來西亞與哈薩克商品25%;南非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印尼32%;塞爾維亞與孟加拉35%;柬埔寨與泰國36%;寮國與緬甸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