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從美國老牌減重公司 WeightWatchers 上週宣布破產這件事,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整個健康減重產業正在快速轉變,減重藥不是短期熱潮,而是改變健康產業的長期趨勢。
在 WeightWatchers 的減重計畫中,每一種食物都會被賦予一個「點數值」,這個點數是根據它的熱量、脂肪、蛋白質、纖維含量等營養成分所計算出來的。然後,每個人每天有一個「點數配額」,你可以自由選擇要怎麼用掉這些點數,但不能超過。
WeightWatchers 原本是靠「計點數」、「面對面聚會」這種老派方式幫助大家減重,但現在消費者對「意志力減重」興趣減弱,以及 GLP-1 藥物的普及,大家寧願吃藥瘦身。WeightWatchers 坦言他們的體重管理系統已經不再吸引顧客,因為人們對「體重」和「健康」的看法都改變了,再加上愈來愈多線上醫療平台有新型的減重藥物,他們的顧客就慢慢流失。
減重藥到底多厲害?
這些爆紅的減重藥,如諾和諾德Novo Nordisk(NVO-US)的 Wegovy 和禮來Eli Lilly(LLY-US)的 Zepbound,屬於一種叫 GLP-1 受體促效劑的藥物,原本是治療糖尿病的,但後來發現它們有個驚人效果,可以讓人少吃、變瘦,平均減重幅度達 15%-20%。
這些藥會讓你消化變慢、食慾降低,進而減重,而且效果顯著。這也說明為什麼像沃爾瑪(Walmart)的食品銷量也受到影響,因為用藥的人真的吃少了。
新創遠距醫療平台掌握新商機,但挑戰也隨之而來
傳統公司失勢,新興線上醫療平台卻打開新局。例如 Eden、Noom 這些平台提供線上看診,不只開立減重藥物,還搭配生活教練,幫使用者一起調整飲食和習慣,整套服務更完整。
Noom 執行長 Geoff Cook 表示:「超過一半的公司營收來自這種每月付費可以看醫師、拿處方藥的訂閱服務。另外,有在吃減重藥的人,反而更積極參與整個平台的其他功能(如記錄飲食、量體重),整體參與度比原本的主打減重計畫還要高。」這代表這些藥物不只幫助減重,還讓使用者更投入整個過程,提升整體使用黏著度。
Hims & Hers Health(HIMS-US)去年有 20% 的營收是靠這類減重藥來的。
這些公司靠著結合減重藥和生活方式輔導的做法,不但吸引了大批用戶,也打造出穩定收入來源。
然而,這些平台也面臨來自監管機關的新挑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近開始封殺仿製版減重藥,也就是那些不是正牌藥廠出的便宜版本。原本因為正牌藥缺貨,這些低價仿製藥賣得很好,結果現在供貨恢復了,FDA 就不讓再賣仿製品。
這對很多平台來說是致命打擊。因為便宜版的藥,是它們最大的賺錢來源。Morningstar 醫療保健分析師 Karen Andersen 表示:「這些公司未來他們可能得改變策略,去跟像諾和諾德這種大藥廠合作,因為這些藥廠也需要能接觸到病人的合作夥伴。但要跟競爭對手合作又是一大挑戰。」
保健品公司也能從這波熱潮中獲利
看到這波風潮,不只醫療平台動起來了,連保健品公司也來分一杯羹,The Vitamin Shoppe 和 GNC 都推出了針對 GLP-1 用藥者的保健品區,幫助補充蛋白質、纖維、維他命。前者甚至成立了自家線上診療平台 Whole Health Rx,讓消費者可以諮詢醫師、拿藥、再搭配補充品。
這代表減重藥本身賣得好,整個圍繞著減重藥的產業鏈——像是診療服務、營養補充,甚至是幫助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行為輔導——也都在快速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