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今 (23) 日出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年會,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談到台灣科技產業的優勢,指出台灣科技產業因在政策與人才上有正確抉擇,因此使得台灣科技產業近年較日本與韓國更為強勢。
童子賢表示,台灣產業早期成功引進多位「鳳凰」,包括台積電 (2330-TW) 創辦人張忠謀、清華大學教授林本堅、廣達 (2382-TW) 董事長林百里以及副董事長梁次震等海外菁英。此外,宏碁 (2353-TW) 創辦人施振榮在創業以來,已經累積大量優秀人才,都為台灣半導體與科技產業的優勢奠定根基。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當年產業政策的決定也相當不錯,倘若模仿日本的重工業結構,抑或是韓國的模式,最近 10 年可能就會很辛苦。
童子賢說明,鋼鐵、造船、汽車等產業因中國市場內卷問題,使得這幾項產業在對衝的情況下,近幾年都相當辛苦。
整體而言,童子賢認為台灣在產業政策及人才皆做出正確的選擇,種種因素加總起來,讓台灣產業的優勢在最近 10 幾年來陸續開花結果,且較日本與韓國更為強勢,並期許台灣產業的優勢可以長長久久。
此外,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限制對中國出口大量由軟體驅動的產品,包含筆電、噴射引擎等,藉此報復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
針對中美之間的交鋒,童子賢感慨的說「二戰後基本上是地球村的世界,如果全世界要用互相卡的方式,會卡不完。」
童子賢指出,所有的產業,從鋼鐵、化工、農業到數位等,都是彼此合作的結晶,沒有產業可以不透過國際合作就能達成。他並認為,中美雙方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的招數,期待下個月不要再有「新的卡的東西」,免得台灣老是覺得卡卡的。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