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全球汽車業面臨貿易變局與電動化轉型壓力的雙重挑戰下,英國電動車市場的結構性瓶頸正逐步浮現。
雖然2025年3月純電動車(BEVs)銷量創下歷史新高,達69,313輛,但市佔率僅為19.4%,距離政府原訂2025年28%的ZEV(零排放車輛)目標仍有明顯落差。
英國首相Keir Starmer隨即宣布調整電動車銷售政策,允許混合動力車延後至2035年才完全淘汰,並豁免超跑品牌McLaren與Aston Martin等微型產量車廠。
電動車3月衝高但結構性問題未解
3月通常為英國汽車銷售的旺季,今年也不例外,消費者為避免未來稅負增加與搶搭購車優惠潮,帶動電動車銷售一舉創下新高。
英國汽車製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指出,雖有短期表現支撐,但長期成長仍受制於充電基礎設施不足與高昂前期購車成本,造成消費者觀望。
SMMT執行長Mike Hawes直言:「如果沒有具體且有力的政府補助措施,目前的法規目標根本難以實現。」
美國關稅新政衝擊全球車市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所有進口車課徵10%的基本關稅,特定國家更將面臨更高稅率,此前25%汽車進口關稅也已正式生效。
這些措施不僅衝擊美國本地車市,更恐造成供應鏈與出口結構的連鎖效應,英國汽車市場亦將面臨波動壓力。
3月英國新車註冊量整體上漲12.4%以上,達357,103輛。Auto Trader商業總監Ian Plummer指出:「3月對新車市場雖然是正向的,但本週關稅政策的實施,就像房間裡的大象,將對英國汽車市場造成潛在的重大衝擊。」
混合動力車「延役」至2035
英國政府訂下2030年全面停售燃油車的政策藍圖,雖然政府仍維持該目標不變,但此次調整允許全混合動力(full hybrid)與插電式混合車(plug-in hybrid)販售至2035年。
意即像Toyota Prius與Nissan e-Power這類車款,將可繼續在市場上存續五年。反映出政府對轉型現實的務實考量,也為尚未完成產線電動化升級的傳統車廠提供寶貴的緩衝時間。
Keir Starmer表示:「全球貿易正經歷劇變,我們必須更快行動來重塑經濟結構。」汽車產業不僅是能源政策的執行載體,更是英國重要的出口與就業支柱。
川普新關稅來勢洶洶,英國啟動談判與保護機制雙軌策略
川普最新一輪關稅政策明定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10%的基本關稅,部分國家甚至更高,對英國汽車業構成實質威脅。2024年英國出口美國的汽車超過100萬輛、總值約76億英鎊(約合97.9億美元),美國是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Starmer強調政府當前首要任務是與美國展開談判,爭取汽車產業關稅豁免。並表示若談判不果,政府也已準備祭出補貼與產業支撐機制,協助本土車廠穩住供應鏈與出口策略,減少貿易衝擊的外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