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政府週一宣布,將豁免包括智慧手機與電腦硬體在內的電子產品進口關稅,消息一出,全球科技股普遍上漲,為近期因美中關稅對峙而重挫的產業帶來喘息空間。
在過去兩週,受美中互相加徵關稅影響,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市場憂心零組件成本上升、消費需求疲弱,並可能重演新冠疫情以來最嚴重的供應鏈中斷。然而,此次豁免顯示川普政府已意識到,若繼續對智慧型手機、筆電等民生科技產品課以重稅,將對早已飽受通膨壓力的消費者造成進一步衝擊。
義大利投資公司Equita策略分析師Alberto Gegra指出:「這項豁免至少暫時消除了科技產業最壞情況的可能,避免對中國課徵超過100%關稅而導致供應全面停滯的風險。」
在豁免消息帶動下,蘋果Apple(AAPL-US)股價上漲3.5%,終結近兩週9.1%的跌勢。蘋果的iPhone主要在中國製造,若高關稅持續將可能引發產品價格大幅調漲。其他與消費性電子相關的公司如惠普HPQ-US與戴爾Dell Technologies(DELL-US)亦分別上漲3.5%與5.9%。晶片龍頭輝達Nvidia(NVDA-US)則小幅上漲1.5%。
歐洲科技股亦同步走高,尤其是對美國市場高度依賴的公司,如ASML Holdings(ASML-US)、ASM International與英飛凌Infineon,漲幅介於1.4%至3.2%之間。
亞洲供應鏈反應也十分正面。iPhone最大代工廠鴻海(2317-TW)盤中一度大漲7.8%,終場收漲3%;筆電代工廠廣達(2382-TW)上漲5.8%;生產AI伺服器的英業達(2356-TW)也上漲4.1%。
根據白宮上週五公布的細節,這波關稅豁免涵蓋20項品類,包括電腦、筆電、記憶體晶片、平面顯示器與其他半導體裝置等。
不過,這份「喘息令」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川普總統於週日表示,美國將在數日內對進口晶片課徵新一波關稅,藉此進一步推動供應鏈從中國遷出。
CFRA Research資深股票分析師Angelo Zino分析指出:「目前中國製造的科技終端設備產品課稅降至20%,相較於原先的145%,但其他地區維持在0%。這樣的短期現象可能促使部分設備製造商在美國囤積庫存。」
他也補充,雖然未來晶片仍會面臨課稅,但預期稅率將遠低於先前,讓供應鏈與廠商能更有效地消化成本壓力。
此外,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透露,目前豁免的電子產品與半導體,仍可能在未來兩個月內面臨另一波關稅措施。市場人士預期,美中科技貿易戰仍將持續演變,科技股波動恐將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