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消費|Temu救不了PDD!2025 Q1財報利潤腰斬,關稅風暴導致股價暴跌17%

2025年05月28日 13: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5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中國電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加上全球貿易局勢不穩,拼多多母公司PDD Holdings正面臨內外交迫的經營壓力。儘管長期以來主打低價策略、成功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但在當前經濟疲弱與政策變動頻繁的環境下,這項優勢正逐步被侵蝕。隨著市場紅利逐漸消退,PDD在國內面對激烈的價格戰,營運成本不斷上升;而在海外,Temu於美國市場的拓展也受限於政策不確定性,使整體發展蒙上陰影。

根據第一季財報,截至3月31日止,PDD的淨利大幅下滑47%,僅達147.4億元人民幣(約20.5億美元),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營收亦表現不佳,僅達956.7億元人民幣(約133億美元),未達市場預估的1025.1億元人民幣(約142.5億美元)。財報發布後,美股市場反應激烈,PDD在美掛牌股票盤中一度重挫超過17%。

財報不如預期的主因是什麼?

Mscience分析師Vinci Zhang指出:「PDD這次獲利大幅落空,主要是營運利潤率大幅下降,可能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這說明,即使營收仍維持在一定水準,成本端壓力讓獲利表現大打折扣。

PDD的海外業務也正承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Temu在美國市場的推進受制於貿易政策變動,導致營運推行難度加大,整體成長更加吃力。

內憂外患:中國消費疲弱+國際關稅壓力

儘管中國政府推出各種促消費政策,例如大幅降價與刺激措施,但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仍讓中國消費者不敢大手筆花錢。即使是主打低價策略的拼多多,也難以逃脫這波消費疲弱的衝擊。

U.S. Tiger Securities分析師Bo Pei點出:「因為國內消費放緩、競爭加劇,再加上全球貿易摩擦,這些都讓PDD的成長動能受到壓力。」

公司也坦言,近期投入大量資源於行銷推廣與廣告支出,雖有助於強化平台整體生態系的健康發展,但相對也犧牲了短期的獲利表現,使營運壓力進一步上升。

價格戰白熱化:阿里、拼多多、京東正面交鋒

目前中國三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拼多多與京東——正為了爭奪國內市場份額而展開激烈廝殺。為吸引消費者目光,各家無不端出大幅折扣與促銷活動,形成一場持久性的價格戰。

阿里巴巴在本季度的營收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反映出整體消費動能仍顯疲弱;相較之下,京東受惠於政府推動的以舊換新政策,在其主力產品線如家電與電子商品方面取得優勢,讓財報表現優於預期。

Temu的全球挑戰:關稅政策變化影響供應策略

美中貿易戰近期出現新的動態:在雙方一輪互徵關稅後,近期雖有90天的暫時緩和期,但整體局勢仍不穩定。PDD聯合執行長Chen Lei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外部政策環境的劇變,例如關稅,對我們的商家造成重大壓力。」

美國政府於本月初調降對來自中國、單筆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關稅,而這項「de minimis」小額免稅條款,正是Temu目前仰賴以避開關稅、維持價格競爭力的核心機制。

Chen Lei強調:「我們的全球業務正在與來自各地的商家合作,確保價格穩定、供應充足,以強化我們在各大市場的營運能力。」他也再次承諾Temu在面對關稅壓力下,仍將維持價格不變,並逐步將更多訂單交由當地商家完成,以強化地區供應鏈。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中國
Temu
PDD Holdings
關稅
零售消費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