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倫敦與上海銅價雙雙小幅下跌,市場情緒受到美國將對銅加徵進口關稅的預期影響。
金屬價格變化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7月17日01:23(台北上午09:23),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報每公噸9,628美元,下跌0.07%;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主力銅合約報每公噸77,930元人民幣(約合10,855.12 美元),跌幅0.04%。銅價下跌幅度有限,反映出市場雖有壓力,但仍在消化即將到來的政策變化。
其他主要金屬方面,LME市場中,錫上漲0.67%至每公噸33,020美元,鋅下跌0.35%至2,701.5美元,鉛微幅下滑0.13%至1,974美元,鋁則下跌0.12%至2,574.5美元;在SHFE市場,鎳下跌0.8%至119,640元,錫下跌0.32%至262,640元,鉛下跌0.27%至16,850元,鋅上漲0.32%至22,085元,鋁微升0.1%至20,450元。
銅關稅短期壓抑價格動能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銅等金屬加徵50%的進口關稅。此舉尚未實施,但市場已開始預作反應。ANZ銀行分析認為,為了延後進口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美國市場將優先消化現有庫存,這可能造成短期內對COMEX與LME市場銅價的壓抑。換言之,價格下滑並非來自實際需求減弱,而是由進口策略性延後所致,顯示市場正處於政策前的調整階段。
LME倉儲新增供應
截至週三(7/16),LME註冊倉庫的銅庫存增加10,525公噸,總量達121,000公噸。其中,香港新啟用的八座註冊倉庫共接收5,975噸銅(另有396公噸鎳、100噸鋅和25公噸錫)。由於香港被視為中國金屬進口的重要通道,此項補庫行動可能代表LME正積極擴展其在亞洲的現貨供應能力。
整體來看,銅價目前表現雖偏弱,但跌幅有限,顯示市場尚未全面轉為看空,而是處於密切觀察政策效果與貿易協議進展的階段。尤其在關稅尚未正式實施前,價格變動主要反映預期心理與策略性調整,而非基本面劇烈惡化。後續仍需關注8月1日關稅上路後的實際市場反應與中期供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