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凌群 (2453-TW) 9 月營收月增 28.44%、年增 8.38%,累計前 9 月營收年增 7.96%。顯示 AI 專案推進對營收已有帶動跡象,但機器人仍處驗證,規模化收入需看 2026 年後醫院導入速度。在新品尚處驗證期的情況下,傳統 SI 與既有 AI 專案貢獻支撐基本盤成長。

(圖片來源:【月營收】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總經理劉瑞隆指出,AI Agent(AI 代理)將在 5 年內與真人共事,10-15 年後成為職場常態。AI Agent 必須具備「計畫、問題拆解、記憶、外部工具連結」四大能力,並將朝「Agent 管 Agent」的管理生態發展。這些能力定義與演進方向,有利凌群打造平台級產品力。
實際應用上,凌群已在法規查詢、影像監控調閱、零售合作的智能食譜、金融服務、以及活動票券結算導入智慧電腦人。活動案例稱可達到節省 10 倍人力的成效,以 24 小時不中斷服務降低人工作業為主要亮點。
智慧醫療與護理 AI
在醫療場域中,護理 AI 小幫手(Syscom Nursing AI)聚焦於入院評估、護理紀錄與交班自動化等流程,已於部立醫院示範場域取得實質成效,顯示能有效減輕護理行政負擔。
為強化應用深度,進一步與研華 (2395-TW) 合作,將巡檢機器人與智慧藥櫃串接:機器人發出開櫃請求 → 系統自動開啟 → 機械手臂夾取藥品 → 遞交至人員,整段流程由系統協同控制,顯示凌群在跨系統整合與自動化控制的工程能力。
行動智慧護理機器人
凌群與亞光 (3019-TW) 合作打造「100% MIT 行動智慧護理機器人」,整合護理 AI 小幫手、機器人開發經驗與可多場域部署的自主移動平台;亞光提供 AMR 自主移動底、LiDAR 光學感測與 ADC 控制等模組化量產能力,凌群則負責機器人與軟體整合。
該機器人鎖定醫院內巡檢、取藥、物資運送等重複性任務。目前產品仍處於驗證階段,量產與商業模式尚待驗證。若後續與政府「AI 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對接,標案與示範場域可擴大,帶動機器人運營與維護服務收入曲線。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面臨醫護人力不足,衛福部推動統一智慧醫療資訊架構,在政策引導下,系統整合與 AI 賦能需求同時上升,形成政策與需求雙輪驅動。